近日,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静态交通所联合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停车设备工作委员会及中国市政工程协会城市停车专业委员会发布了《2023年中国停车行业发展白皮书》。这份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停车行业的现状与趋势,涵盖了政策法规、规划设计、投资与建设、设备与技术、运营管理等多个维度,为理解停车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全面视角。报告中不仅包含了全国机动车保有量、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比例等关键数据,还涉及了地方政策颁布情况、停车设施建设规划、PPP项目类型分布等丰富信息,是行业内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源。
2023年,中国停车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停车设施的规划建设、运营管理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都面临着重大的转型升级需求。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4.35亿辆,小汽车保有量达到3.36亿辆,同比增长5.33%,相当于可以绕地球33圈。这一庞大的数据背后,是停车行业无限的发展潜力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保有量已达到2041万辆,占全国汽车总量的6.07%,而充电桩建设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公共类充电桩总量达到272.6万个,私人充电桩总量为587.0万个,尽管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比例仍为2.37:1,但可以看出充电设施建设正在加速推进,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
从地区发展来看,广东省在公共类充电桩建设方面遥遥领先,连续多年排名全国第一,显示出该省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和充电设施建设方面的高度重视和显著成效。此外,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在停车政策、规划和建设方面也走在前列,不断探索创新模式,以缓解城市停车难题。
在政策法规方面,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标准和管理办法,如《智慧城市 智慧停车 第1部分:总体要求》等国家标准的发布,为智慧停车的规划、建设和运维提供了指导和规范。地方政策的颁布数量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尤其是广东、山东和浙江等省份在停车政策创新方面表现突出。
投资与建设方面,全国停车PPP项目数量持续增加,其中TOT和BOT模式成为主流。停车场收益融资规模不断扩大,为停车设施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在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城市,政府通过多种措施推动共享车位、预约停车服务等创新模式,提高停车资源的利用效率。
技术创新是推动停车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2023年度国内新增机械式停车项目达到1661个,销售总额为103.6亿元,新增泊位数为54.2万个。在出口方面,机械式停车设备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出口泊位16291套,主要分布在亚洲、美洲等地区。此外,停车相关产品的专利情况也显示出行业的技术创新活力,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份在专利申请方面位居前列。
运营管理方面,国资性质的静态交通或停车公司在多个城市建设,智慧停车建设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如智能化泊位的上线运营和道路智能化系统的引入,为停车行业的智能化、信息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然而,停车行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何更好地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如何合理规划停车设施以缓解城市停车压力,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停车效率等,都是行业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此外,停车行业的健康发展也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政策引导、市场驱动和技术创新,推动行业不断向前发展。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2023年中国停车行业发展白皮书》。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