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近日发布了《短视频时代的大众文旅生活白皮书》。该报告深入剖析了短视频直播平台如何深度嵌入并影响着大众的文旅生活,探讨了从2016年至2024年短视频在文旅传播方面的发展沿革,包括传播现状、受众变化、内容创新等多个维度。报告指出,短视频不仅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空间,而且通过丰富多元的传播模式,有效推动了文旅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品牌重塑。其中,对于城市形象的塑造、文旅品牌的构建以及消费者行为的引导等方面提供了诸多有价值的见解和案例分析。
短视频时代的大众文旅生活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随着短视频直播平台的兴起,文旅传播模式由传统的单向传播转变为多主体共建的渗透式传播。这种变化不仅让文旅资源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也为城市和乡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短视频直播平台的低门槛、移动性和互动性特点,使其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动力。通过景观打卡、拍照分享、直播电商等方式,城市可以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形成巨大的传播效应。例如,淄博、天水、哈尔滨等城市通过短视频平台的传播,成功吸引了大量游客,实现了文旅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短视频时代,文旅传播主体已经从单一的官方机构扩展到包括政府、媒体、市民、商家、游客等多个利益群体共同参与,形成了一个协同共建的传播生态系统。这种多元化的传播主体,为城市文旅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政府通过官方账号发布旅游信息,商家通过短视频展示特色服务,游客通过分享旅行体验吸引更多关注,形成了一个良性互动的传播生态。
短视频传播内容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从“Best”向“4C”模式转变,即从单一的城市形象符号传播转向城市文化的深层挖掘。传统文化、美食、节庆活动、人物故事等内容成为传播的热点,不仅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转化提供了平台基础,还使得城市生活中富有人情味和烟火气的人与物得到鲜活呈现。
短视频直播平台的传播形式也更加多样化。话题、直播以及微短剧等形式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都可成为增强传播势能、加快商业变现的重要手段。城市政府也应强化城市品牌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文旅+”融合发展规划体系,推动短视频与文旅的深度融合,推进地方特色产品和品牌打造。
在新的传播生态下,城市应强化对当前新媒介生态的研判,顺应短视频直播传播的特征和规律,制定更加精准和有效的传播策略。同时,城市在大众文旅发展中需准确定位,知彼知己,将单一宣传模式升级为更具平台化思维的文旅模式,深入挖掘自身的新文化内涵,培育具有城市特色和市场影响力的文化,并利用短视频直播平台形成传播势能,提升城市的软实力。
短视频时代的大众文旅生活,更加注重体验性和情感性。通过平台的互动功能,增强游客与城市的情感联系,是现代文旅发展的关键。例如,榕江在村超基础上营造全民参与的火热氛围,不仅让游客在村超现场体验和上万观众载歌载舞,也能鼓励游客通过短视频分享他们在榕江村的旅游体验,使得游客愿意成为城市故事的一部分。
短视频直播平台还为城市文旅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城市应及时洞察用户的新消费习惯与需求,将城市服务从线上拓展到线下,实现满足大众和城市发展的“双赢”。例如,洛阳市文旅局联合抖音生活服务发起“心动之城-牡丹花会游神都”活动,在2023年3月上线抖音团购预售券,近一个月卖出10万多个订单,环比增长近3倍。
短视频时代的大众文旅生活,更加注重文化性和生活性。城市应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城市文化IP,通过短视频直播平台的传播,展示城市独特的文化内涵与艺术魅力。同时,通过展示日常生活场景和独特的“烟火气”,让游客及网友体验生活“烟火气”的平凡但美好,成为丰富大众文旅生活的新重点。
总之,短视频时代的大众文旅生活,为城市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城市应善于利用和研究新媒介,遵循短视频媒介发展的内在逻辑,探索城市形象和文化内涵与短视频媒介相结合的模式和路径,创造和引导短视频直播时代大众文旅生活。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短视频时代的大众文旅生活白皮书》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