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若斯特沙利文公司近日发布了《全球半导体制造类EDA行业发展白皮书》,这份报告深入分析了全球半导体制造领域中EDA工具的发展现状、市场痛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指出,随着半导体工艺节点的不断缩小,EDA工具在提高芯片设计效率、降低制造成本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同时,虚拟晶圆厂的兴起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这里面不仅提供了半导体制造类EDA市场的详尽数据和分析,还探讨了数字孪生技术在半导体制造中的应用潜力,为行业从业者和投资者提供了宝贵的市场洞察和战略指导。
半导体行业是现代科技的基石,而EDA工具则是半导体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随着技术的发展,半导体制造类EDA市场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在中国市场,由于地缘政治的影响和新兴科技的推动,这一市场的增速预计将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当前,全球半导体行业正经历着复苏,预计未来几年将实现强劲反弹。中国市场的表现尤为突出,预计到2028年,市场规模将增至2990.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4.9%。这一增长背后,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对高性能半导体需求的不断增长。
然而,半导体制造过程中的挑战也在不断增加。随着晶体管技术节点尺寸的缩小,开发更小尺寸半导体的工艺成本呈指数增长。这时,数字孪生技术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通过建立虚拟晶圆厂,制造商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各种仿真和优化,改进工艺参数、减少缺陷率、提高产能和降低成本。这种虚拟晶圆厂的概念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共识,预计将在未来半导体制造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半导体产业链中,EDA工具的作用不可或缺。它贯穿于设计、制造、封测等环节,是集成电路行业的基石。随着半导体制程技术向纳米精度演进,制造类EDA的核心价值将更加凸显。例如,TCAD和OPC工具在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领域的关键作用日益凸显。预计到2028年,TCAD的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5.7亿美元,而OPC预计将增长到18.6亿美元。
中国市场对于制造类EDA工具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中国政府显著加大对这一领域的扶持,预计到2028年,中国制造类EDA市场将达到42.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1.2%。这表明,中国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产EDA工具的自主研发和应用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尽管市场前景广阔,但EDA行业也面临着不少挑战。技术复杂性带来的高门槛、人才短缺、资金投入巨大以及构建成熟生态系统等都是行业需要克服的难题。不过,随着政策的积极支持、技术的创新驱动及行业特殊性因素的共同作用,EDA行业的未来仍然充满希望。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市场中,一些公司已经崭露头角。例如,培风图南是国内唯一提供制造EDA全品类工具的厂商,其TCAD软件凭借原创性、技术先进性等优势,有望实现对国际巨头的全面替代。此外,概伦电子作为国内首家EDA上市公司,通过实施全球化战略和持续的研发投入,成功塑造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EDA行业领军企业。
总的来说,半导体制造类EDA行业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尤其是在中国市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支持,这一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未来,随着虚拟晶圆厂技术的成熟和应用,半导体制造的效率和成本效益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全球半导体制造类EDA行业发展白皮书》,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