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芽生物医药近日发布了《2024年ADC研发中的最新技术和知识产权趋势报告》,这份报告深入探讨了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疗法的关键技术要素、全球市场趋势以及专利申请的最新动态。报告指出,随着全球癌症发病率的上升,ADC疗法市场实现了显著增长,目前已有14种ADC治疗获得批准,200多个ADC候选药物正在进行临床试验。报告中不仅详细分析了ADC疗法的靶抗原选择、抗体开发、连接子分类和细胞毒性有效载荷输送等关键技术,还对全球生物制药专利趋势和ADC治疗专利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和洞见,对于理解ADC领域的最新发展和未来趋势具有重要价值。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抗癌新突破
近年来,ADC疗法在抗癌治疗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成为全球癌症治疗的新焦点。ADC由抗体、连接子和细胞毒性有效载荷组成,能够精准地将药物送达癌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伤害。这种“生物导弹”技术,因其高度的靶向性和减少副作用的潜力,正在重塑癌症治疗的未来。
全球癌症病例的增加推动了ADC疗法市场的快速增长。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数据,2020年全球癌症病例达到1930万,预计到2040年将增长47%,达到2840万。随着癌症发病率的上升,全球对肿瘤药物的支出也在增加,预计从2020年的1640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269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9~12%。特别是ADC市场,预计到2028年总收入将达到285.3亿美元,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目前,全球已有14种ADC治疗获得批准,用于治疗不同癌症。此外,还有200多个ADC候选药物正在进行临床试验。这些数据表明,ADC疗法的研究和开发正在迅速扩展,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ADC疗法的成功依赖于三个关键要素:靶抗原的选择、靶向癌细胞的抗体和连接子的设计。理想的靶抗原在癌细胞中的表达应高于健康组织,以减少副作用。抗体则负责将细胞毒性药物精确地送达目标。连接子的设计则决定了药物的稳定性和释放特性,影响治疗效果。
然而,ADC疗法的发展并非没有挑战。有效载荷可能过早释放和免疫相关副作用是主要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正在探索新型偶联方法、新类型的连接子设计和高效的有效载荷输送技术。与纳米技术的结合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在专利申请方面,美国以28.9%的份额在全球ADC疗法专利申请中占据主导地位,其次是中国和欧洲。这表明全球范围内对ADC疗法的研究和开发都非常活跃。主要的专利申请人包括罗氏、艾伯维、辉瑞等国际大公司,以及恒瑞医药等国内公司。这些公司的积极参与推动了ADC疗法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ADC疗法的临床试验数量在近年来显著增加。2022年,57种新型ADC开始了第一阶段的临床试验,与前一年相比增长了90%。此外,2022年启动了249项新的临床试验来评估ADC,与2021年相比增加了35%。这些数据表明,ADC疗法的研究正在加速,为未来的癌症治疗带来了希望。
尽管ADC疗法在抗癌治疗中具有巨大潜力,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肿瘤上不充分的抗原表达可能导致毒素输送不足和药物抗性。同时,正常健康组织上过度的抗原表达会引起靶向非肿瘤部位的毒性。此外,ADC中的抗体可能引起与免疫相关的不良反应。因此,优化下一代ADC对于最小化副作用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已经开发了各种新型ADC,包括双特异性ADC、双有效载荷ADC、前药ADC、免疫刺激ADC和蛋白降解ADC。每种新型ADC都提供了解决不同挑战的独特能力。例如,双特异性ADC涉及一个双特异性抗体,允许单个抗体样分子同时结合两个不同的靶标,促进强效细胞毒素的向癌组织选择性输送。
新有效载荷的开发为ADCs中创新的非细胞毒性有效载荷铺平了道路。这些有效载荷的例子包括RNA抑制剂、免疫激动剂和促进凋亡的Bcl-xL抑制剂。特别是,免疫激动剂,如Toll样受体(TLR)激动剂、干扰素基因(STING)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受体调节剂,代表了一类有前景的有效载荷,旨在通过抗体引导的精确靶向和小分子的免疫调节能力实现治疗效果。
总之,ADC疗法的研究和开发正在迅速扩展,为癌症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尽管存在挑战,但创新的研究和开发正在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智慧芽生物医药2024年发布的《ADC研发中的最新技术和知识产权趋势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