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毕马威中国发布了《第一届智能制造科技50报告》,这份报告深入探讨了智能制造科技的最新发展趋势、上榜企业总体概况以及行业洞察,揭示了智能制造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报告通过分析中国智能制造科技十大趋势,评选出表现卓越的智能制造企业,为业界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洞见。这份报告中包含了丰富的行业数据、企业案例和政策导向,对于理解中国智能制造行业的发展方向和把握市场机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智能制造,这个词汇近年来频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它不仅仅是工业发展的趋势,更是未来制造业竞争的核心。《第一届智能制造科技50报告》深入探讨了智能制造的多个方面,从技术趋势到企业实践,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清晰的智能制造图景。
报告指出,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2023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高达62.2%,预计到2027年将突破70%。这一数据充分展示了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迅猛势头。智能制造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为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开辟了新途径。例如,A公司通过工业物联网和5G技术打造的柔性化生产线,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缩短了新车型项目周期,展现了智能制造的威力。
智能制造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技术融合。5G、云计算、数字孪生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了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全球物联网市场的收入预计将大幅增长,到2033年全球物联网连接设备的数量预计将达到近390亿台。这一趋势预示着智能制造技术将进一步融入企业的生产流程,引领传统产业升级焕新。
报告中提到的大数据分析和高级分析技术,是智能制造实时监控与优化的重要支柱。通过实时监控传感器和设备运行数据,企业可以精准识别生产过程中的瓶颈,优化生产流程,提高效率。例如,A公司通过数据分析推出了新的发动机模型,改进了设计和生产流程。
柔性制造和自动化的深度融合也是智能制造的关键策略之一。这种融合可以创建一个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柔性生产系统。A服务制造企业通过构建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综合应用平台,生产效率提升了30%以上,生产成本下降了20%以上。
智能制造转型的核心在于生产和物流,而智慧物流作为动力引擎,可以实现物料在生产工序间的有序流转,支持大规模、定制化、柔性生产的高效运行。2022年,中国智能物流装备市场规模超820亿元,预计年复合增长18.6%,2024年有望达到1,166.8亿元。这一增长归因于工业对即时性的现场交付和应急物资的需求增加,以及监管框架的重大变化。
报告还强调了智能制造企业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性。中国“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迅速,2023年出口增长29.9%,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智能制造领域的产品与企业在全球市场的拓展中,以技术创新与本土化战略为引擎,铸就了“顶尖制造+卓越科技”的双重竞争优势。
最后,报告提出了绿色制造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的深度融合是推动产业技术变革、优化升级及绿色转型的关键路径。企业通过引入MES、ERP等系统,结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大幅度降低能耗水平。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源于《第一届智能制造科技50报告》,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智能制造行业视角。除了这份报告,还有许多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