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Kantar发布了一份名为《海外消费者、产品与价格调研报告》的行业研究报告。这份报告深入探讨了中国跨境电商在海外市场的发展现状,特别是低价竞争对商家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深入了解全球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结合本土化营销策略,助力中国商家在海外电商平台上实现增长并提升影响力。报告通过全球线上调研,聚焦美国、英国、法国以及巴西四国消费者,提供了关于跨境电商消费趋势、人群画像、低价困局的成因及挑战、在线/线下渠道购买偏好等多方面的深刻见解。这里面包含了丰富的数据和分析,对于理解跨境电商新趋势和制定出海策略具有重要价值。
跨境电商的低价竞争困局与破局之道
近年来,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势头强劲,中国产品的质量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国商品走向国际市场。但是,激烈的价格竞争随之而来,跨境电商商家在海外电商平台上陷入了价格战,严重影响了市场地位和利润空间。为了打破这一困局,Kantar通过深入了解全球市场需求及消费者偏好,结合本土化营销策略,助力中国商家在海外电商平台上实现良好增长并大幅提升影响力。
低价困局的成因有很多。首先,在经济环境不稳定或消费者购买力受影响时,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高,更倾向购买性价比高的商品。其次,部分平台为了快速扩张市场份额,将低价作为主要竞争手段。此外,一些跨境电商企业通过优化供应链,降低采购、生产和物流成本。还有大量源头工厂直接进入跨境电商领域,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产品成本,使得产品能够以更低价格到达消费者手中。
低价竞争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低价竞争可能导致商家的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投入。为了降低成本以实现低价,部分商家可能会在原材料、生产工艺等方面降低标准,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过度的低价竞争可能引发市场的无序和混乱,破坏行业的健康生态,不利于跨境电商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在线/线下渠道购买偏好方面,数据显示,随着中国产品在海外市场的销售渠道主要以在线渠道为主,占比已慢慢追上线下渠道达到50%。消费者可以通过多个渠道购买产品,如电子商务网站包括亚马逊、eBay、Temu、AliExpress和京东国际等、品牌官网、百货公司官网、社交媒体及在线市场等。这些海外电商平台吸引了超过20%的境外消费者养成每周通过电商购物的习惯。
跨境电商产品消费趋势及人群画像方面,数据显示,每位消费者平均在线购买5.73个类别的商品,其中个护、服饰和家居类目的需求旺盛,而数码产品的需求仍有增长空间。美国消费者主要在线购买宠物用品和医疗保健产品,而巴西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个人护理和医疗保健产品。按照年龄分层来看过去12个月海外消费者各个品类的购买需求,可以看到个人护理,时装服饰都是Top2的品类。在年轻人群中,运动户外,美妆,游戏玩具,母婴用品,美妆都对比之前有较强的增长。
低价困局是否会持续?在经济环境不稳定或消费者购买力受影响时,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高,更倾向购买性价比高的商品。但是,Kantar的调研发现,14%的消费者愿意为中国制造的产品支付更高价格,尤其在美国市场以及年轻一代(Z世代(20%)和Y世代(21%))中比例更高。然而,69%的消费者寻求相同或更低价格,这意味着中国产品在溢价方面并不强大,尤其在巴西(77%)中更为明显。在同等价位下,中国跨境卖家需要投入更多努力才能打败竞品吸引境外消费者。
跨境电商低价趋势可能在一定时期内持续,但不会一直持续下去。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会是在低价与品质、品牌建设之间找到平衡。从产品和物流两个方面的双向考虑中让产品/品牌更加”有意义”(Meaningful),创造”差异化”(Different),通过在消费者心智上建立强大品牌及产品的信誉和信任度,同时相比竞争对手更有效地克服无法亲自试用产品的障碍,以提升消费者的体验Experience。提高”活跃度”(Salient),深挖以覆盖购物者的搜索及购买路径,以提升消费者的曝光Exposure。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曝光矩阵让产品/品牌经常出现在消费者的雷达之内。
跨境电商的低价竞争困局并非无解。通过深入了解全球市场需求及消费者偏好,结合本土化营销策略,中国商家完全有可能在海外电商平台上实现良好增长并大幅提升影响力。关键在于提升产品品质、加强品牌建设、创新营销手段,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Kantar发布的《海外消费者、产品与价格调研报告-探寻跨境电商新趋势》。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