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维咨询(深圳)联合维科网·储能发布了《前沿洞察·2025中国新型储能应用蓝皮书》。这份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新型储能行业的最新趋势与发展动态,涵盖了政策前沿洞察、市场发展洞察、技术路线发展跟踪等多个维度,为政策制定者、行业伙伴及投资者提供了宝贵的行业前沿动态和未来趋势预测。报告中指出,中国新型储能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政策的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增长共同推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市场扩张,其中包含了众多值得关注的行业数据和企业案例,对于理解中国乃至全球新型储能市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能源转型的大潮中,储能行业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双碳”目标的提出,更是为新型储能技术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前沿洞察·2025中国新型储能应用蓝皮书》深入剖析了中国新型储能的现状和未来趋势,为我们勾勒出一个清晰的储能产业图景。
储能技术,简而言之,就是把电能存起来,等到需要的时候再用。这听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储能技术是能源转型中的关键一环。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风能和太阳能这些新能源虽然清洁,但它们有个问题,就是不稳定,风可能随时停,太阳可能随时落山。这时候,储能技术就能派上用场了,它能把多余的电能存起来,等到需要的时候再释放出来,保证了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中国在储能领域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根据蓝皮书的数据,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到了73.76GW/168GWh,这是“十三五”末的20倍,较2023年底增长超130%。这个数字可能看起来很抽象,但简单来说,就是中国的储能装机规模在过去几年里增长得非常迅猛。
在储能技术中,锂电池储能占据了主导地位,占比超过95%。这是因为锂电池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而且在新能源车、消费电子等领域广泛应用,产业链也非常完善。除了锂电池,液流电池和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发展也较快,它们在特定的应用场景中具有优势。
工商业储能市场也正在迅速崛起。2024年,我国工商业储能新装机量同比增长达到了660%,这个数字非常惊人。这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政策的支持,另一方面是锂电池价格的下降,提升了工商业储能项目的经济性。
储能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商业机会。峰谷套利、能量时移、需量管理和电力辅助服务等,都是工商业储能的盈利模式。这些模式的实现,依赖于储能系统的性能和电力市场的规则。随着电力市场的逐步完善,工商业储能的盈利模式也将更加多元化。
在技术路线上,钠离子电池储能和压缩空气储能是两个值得关注的领域。钠离子电池具有原料丰富、安全性能好、耐低温等优点,而压缩空气储能则能满足长时储能需求,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长等优势。这些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储能产业的进步。
中国的储能企业也在积极出海,寻找新的市场机会。2024年,中国储能企业获得海外订单总规模超过160GWh,出口产品覆盖电芯、电池舱、储能系统集成、电力转换系统及EPC。这显示了中国储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展望未来,全球新型储能年新增装机量预计将快速增长。中国作为全球新能源发展最快的地区,将继续拉动新型储能需求的增长。预计到2025年,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达到3000万千瓦(30GW)以上。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前沿洞察·2025中国新型储能应用蓝皮书》。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