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投证券研究银行团队近日发布了《银行2025年中期策略:对银行而言,有时“慢就是快”》的行业研究报告。这份报告深入分析了当前银行行业的利润表压力与资产负债表的韧性,指出在面对有效需求不足的挑战时,上市银行依然实现了稳健的资产负债表扩张,不良生成率平稳,信用风险可控,展现出行业韧性。报告中还探讨了银行资产负债表变化背后的产业趋势和竞争格局,以及银行估值变化的趋势力量,为投资者提供了深刻的行业洞察和投资建议。报告内容丰富,涵盖了银行业绩增速、资产质量、信贷结构等多个维度,为理解银行行业的发展趋势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银行行业在2025年中期面临着利润表的压力和资产负债表的韧性并存的局面。今年第一季度,上市银行的营收和利润增速都有所回落,这主要是由于净息差继续承压和债市波动导致的。尽管如此,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依然稳健扩张,不良生成率保持平稳,前瞻性指标关注率与逾期率略有改善,拨备覆盖率也维持在较高水平,显示出银行信用风险的可控性。
在中长期视角下,银行业的资产负债表变化映射着产业趋势和竞争格局。海外银行业资产结构的变化与产业结构变迁紧密相关,而产业政策通常是长期演绎的,这意味着信贷政策和银行信贷投放的方向具有趋势性的惯性机会。当前,央国企替代城投、房地产加杠杆的趋势明显,这为以央国企和涉政客群为主的银行带来了持续的受益。
银行估值的变化背后,隐藏着趋势性的力量。与业绩微小的变化相比,估值变化的影响力更巨大且持久。影响估值变化的因素包括基本面景气度、定价资金属性、宏观利率等。自2021年以来,国有大行和部分中小行的股价持续上行,尽管利润增长并不快,但估值的缓慢修复使得股价表现非常优异。这种趋势性力量预计还在延续,将驱动银行板块持续贡献不错的收益。
在业绩方面,今年一季度,39家上市银行的营收增速为-1.68%,拨备前利润增速为-2.11%,归母净利润增速为-1.20%。这些业绩指标均显示出“季节性”的承压,但并未弱于2024年一季报的表现。从业绩增速的回落和高成长性的稀缺性来看,低增长将成为银行业的新常态。
在资产质量方面,绝大多数上市银行近年来的不良率保持平稳或下行趋势,但部分区域性银行资产质量波动较大。对公信贷资产质量持续改善,主要受益于产业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支持,以及存量风险的加速出清。然而,零售信贷风险仍在缓慢暴露过程中,尤其是住房按揭贷款和信用卡贷款的不良率呈现上升趋势。
在资产负债结构方面,上市银行的规模扩张主要依靠债券配置力度的提升,而信贷扩张能力的银行具有稀缺性。当前银行经营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在于货币信贷增长由供给约束转向需求约束,银行经营模式也从“负债决定资产”逐步向“资产决定负债”过渡。
在存款结构方面,定期化趋势有边际改善,但反转的拐点难以确定。全球贸易摩擦带来的预期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存款定期化趋势难言反转的拐点,还需进一步跟踪。
在净息差方面,去年四季度上市银行净息差环比下降4.1bps,今年一季度环比下降3.7bps,其中国有大行下降5.1bps。面对LPR下行导致的重定价、存量按揭贷款利率下行,不同银行的存贷款重定价节奏差异较大,导致净息差的变化不同步。
在中收方面,2025年一季度手续费增长回暖,扭转了过去3年的颓势,主要受益于财富管理业务逐步回暖。
总的来说,银行行业在面临利润表的压力的同时,资产负债表显示出一定的韧性。银行业的稳健经营和资产负债表的稳健扩张是其长期竞争优势的核心。未来,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资产负债表的分析框架,风险、资本、派息等因素将驱动可持续的稳健增长。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国投证券发布的《银行2025年中期策略:对银行而言,有时“慢就是快”》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
蝉鸣报告(原爱报告知识星球)
-页1.webp)




-页1.web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