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库】发布了一份名为《商超调改研究报告》的行业分析报告。这份报告深入探讨了当前零售市场变革的背景、零售业的核心竞争力与供应链管理、国内商超调改的进展、策略与方向,以及商超调改的成效与案例分析。报告指出,传统商超正面临市场份额下降、闭店潮以及新兴零售业态的挑战,而消费需求的变化和新兴零售业态的崛起,促使商超进行调整改革以适应市场。报告中还详细分析了商品力与供应链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供应链优化和自有品牌发展来提升竞争力。此外,报告还提供了多个商超调改的成功案例,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这份报告内容丰富,为理解商超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策略调整提供了深刻的洞见。
传统商超的转型之路:挑战与机遇并存
近年来,传统商超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电商和新零售的兴起,市场份额的下降,闭店潮的蔓延,这些都是摆在传统商超面前的难题。2024年前三季度,永辉超市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2.14%,中百集团同比下降11.5%,这些数据背后,是传统商超市场份额的不断缩水。同时,2024年上半年全国有近500家商超门店关闭,传统商超的生存压力可见一斑。
新兴零售业态的崛起,更是让传统商超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线上零售的增长,即时零售的异军突起,线下新零售业态的发展,这些都在挤压着传统商超的市场空间。2024年线上零售额占社零总额的比重达到35.06%,这一数字还在不断攀升。
面对这样的市场变革,传统商超必须进行调整改革。消费者对商品品质和种类的要求不断提高,对购物体验的要求也在提升。这促使商超拓宽主副购物通道、降低货架高度、增加休息区等,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和细致的需求。
在这场变革中,商品力和供应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商品力是零售的核心,它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而商品的质价比,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供应链。高效的供应链可以降低采购成本、运输成本和库存成本,从而在保证商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更有竞争力的价格。
以胖东来为例,通过源头直采、中央厨房建设和自有品牌发展,优化了供应链,提升了产品力,赢得了消费者的高度认可。山姆中国则通过精选SKU,打造“研发型供应链”,精准定位客户群体,实现了销售额的增长以及高会员续卡率。
供应链优化措施中,精细化选品、源头工厂直采、OEM代工合作打造自有品牌、建设自有工厂、与品牌商ODM联名定制等,都是提升商品力和供应链效率的有效手段。自有品牌的发展,更是超市实现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
在国内商超调改进展中,永辉超市、步步高、高鑫零售、重庆百货、家家悦、红旗连锁等都在积极进行调整改革。他们的调改成效显著,销售额大幅增长,客流量和客单价都有显著提升。这些调改案例,为其他商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调改的策略与方向,主要集中在“人”、“货”和供应链三个方面。调“人”的策略,包括调老板的心、调管理层的心、调员工的心和调顾客的心。调“货”的策略,则涉及调整商品品类占比、调整商品结构和改变商品盈利模式。供应链变革策略,包括去中间商、源头直采、强化供应链建设等。
商超调改的成效与案例表明,销售额显著增长,各品类销售增长,卖场大类结构重塑。典型调改案例分析中,永辉超市遵义调改店和物美北京学清路店的成功,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维持调改效果的关键在于强化供应链竞争力、持续高标准运营和构建独特品牌形象。这需要企业优化供应链资源、严控品质和质价比、提升采购团队专业能力、积极开展自有品牌建设、建立标准化运营规则、完善品控与公关机制、持续进行员工培训与流程优化。
商超调改的启示与展望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暂未调改、着手调改还是已完成调改的商超,都需要从消费者出发,重视品类重构,优化供应链,完善运营标准,构建独特品牌形象。商超调改的未来趋势,将进一步优化商品结构,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数字化建设。
行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在于推动渠道变迁,改变竞争格局;挑战在于消费力恢复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食品安全问题。投资建议方面,关注品类品牌和ODM能力强的公司,同时注意消费力恢复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和食品安全问题的风险。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一份深度的行业研究报告,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商超调改的全面视角,还揭示了行业的未来趋势和潜在风险。除了这份报告,还有许多同类型的研究报告,它们同样具有深刻的洞见和价值,推荐大家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