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近日发布了一份名为《看见-短视频时代的生活服务业-短视频、直播平台上中小微企业的成长新路径》的行业研究报告。该报告深入探讨了数字技术尤其是短视频和直播平台如何为中小微企业在生活服务业中的成长提供新路径,分析了服务业在经济结构转型中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以及数字技术如何助力服务业克服“鲍莫尔成本病”并创造新的消费模式。报告中不仅提供了对当前服务业发展的宏观分析,还包含了多个成功案例,展示了中小微企业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实现业务模式的创新和增长,为理解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和实践指导。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中国的服务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它们在短视频和直播平台的助力下,找到了新的成长路径。这些平台不仅改变了服务业的运作模式,还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数字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短视频和直播技术,正在重新定义服务业的发展模式。这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它们可以通过在线预约系统、智能调度算法和用户评价机制等技术手段,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这些创新不仅提高了现有服务的供给效率,还推动服务业从“成本病”向“价值创造”转型。服务业数字化的实践表明,中小微企业同样能突破规模经济限制,在提升自身生产率的同时,为消费者创造更大的剩余价值。
在数字技术的影响下,服务业开始显现出类似制造业的特征,如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规模化、可存储等。高速且无处不在的网络实现了即时传输和遍历性连接,人工智能、大数据提升了供需两端的契合精度。传统的“面对面”、“同时同地”的生活服务消费环节被拆解为线上种草、线下消费和事后分享。这种模式下,服务过程以视频图文方式事先与消费者产生了一次虚拟的“面对面”,直播、分享和推送的过程又拆解了“同时同地”,一个人在既定时间和既定地点的消费,可以被更多的人“不同时”、“不同地”地获得虚拟体验。
短视频和直播技术的发展降低了生活服务业的推广宣传成本,扩大了传播范围,而且也衍生出包括内容生产、直播、图文制作、视频剪辑、达人孵化等复杂的分工环节。基于匹配度不断提高和交易费用的降低,个性化的生活服务在兴趣导向和偏好充分展示的基础上不断裂变出无数个细分“圈层”、“部落”,叠加形成绵延不绝的长尾市场为生活服务业的业态演化与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在中国,依托于抖音的团购平台抖音生活服务正在展示这一逻辑。《2024 年抖音生活服务中小商家数据报告》显示,2024 年抖音生活服务平台的动销中小商户超过 320 万,年同比增长 49%,订单量和销售量同比分别增长 69%、58%。需求端的线上搜索,供给端的内容推送,线下消费打卡,线上记录分享,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日常生活消费的习惯流程。
抖音生活服务业这种独特业态的形成,既和抖音这种短视频、直播平台的运行机制有关,也和中国独特的国情有关。中国数字基础设施的普及化,低廉、高速而广泛的信息连接为生活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随着中国人均 GDP 的不断增长,居民消费升级速度加快,80 后、90 后和 00 后作为消费意愿最为强烈的群体,对消费的个性化、体验感要求更高,构成长尾的主体。
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传统生活服务业,克服服务业的“鲍莫尔成本病”,创造新的消费模式,对于迈向中高收入阶段的中国经济社会,具有特殊且重要的意义。数字技术的加持和新业态的型构,可以有效克服服务业的“鲍莫尔成本病”,为增长提供全新的动力,也可以为国民真实收入提高、消费剩余增加创造有利条件。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看见-短视频时代的生活服务业》这份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