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夏基金联合紫顶股东服务近日发布了《上市公司治理实践调研洞察报告》,这份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在治理实践上的核心驱动力、关键议题策略选择以及与机构投资者互动的现状与期待。报告指出,在ESG理念和监管政策的推动下,上市公司治理正经历深刻变革,其中监管推力成效显著,但在实现实质制衡的深层次举措上仍需强化。报告中还涉及了股东回报策略、股权激励运用以及机构股东参与治理的新趋势,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和案例分析,为理解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现状与未来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

在ESG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实践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华夏基金联合紫顶股东服务发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实践调研洞察报告》揭示了这场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关键议题上的策略选择,以及与机构投资者互动的现状与期待。报告指出,监管政策的强力引导下,上市公司展现出明确的“合规导向”,通过完善内部制度与强化信息披露来夯实治理根基;但对于更能触及权力制衡核心、在实现“实质制衡”的举措,如增加董事会独立性和减少与控股股东关联交易,企业的内在动力仍有待激发。
报告中提到,尽管政策同时鼓励分红与回购,但约67%的受访公司倾向于高分红策略。其背后动因复杂,一方面是为吸引红利型投资者,另一方面也源于监管对分红的“硬约束”。相比之下,仅有4%的公司倾向高回购策略,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股权激励运用方面,受访公司推行股权激励的主要动机是“绑定核心管理层”以及“通过业绩考核向市场传递公司业绩预期”。股权激励仍是绑定核心管理层的重要手段,但热情有所回落,与2021年相比,2024年新增股权激励方案数量下降28%,而终止方案数量则接近前者的三倍。
在机构股东参与方面,上市公司在与机构投资者互动时,仍偏好温和的沟通方式,对股东提案、提名董事等方式接纳度较低,目前沟通焦点仍高度集中于财务与战略,未来在监管引导和投资者需求的推动下,ESG议题预计将逐渐成为投资者与企业沟通的重要内容。
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024年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接近2.4万亿元人民币,股份回购金额亦创下历史新高,显示出市场对政策的积极响应。但在分红与回购的选择上,上市公司表现出对现金分红的明显偏好。国有企业是青睐高分红的“主力军”,央企和地方国企中,倾向于高分红的比例分别高达83%和75%,均显著高于67%的总体水平。
报告中的案例分析也颇具启发性。例如,中国神华在《2022-2024年度股东回报规划》中明确承诺每年现金分红不低于当年归母净利润的60%,实际执行中,公司的表现远超承诺,2022年公司股利支付率达72.8%,2023年达75.2%,2024年更提升至76.5%,三年均稳定保持在70%以上。腾讯作为港股回购的标杆企业,持续通过大规模回购回报股东,2024年回购总额超额完成目标,占全年港股回购总额约42%,并且,腾讯一直主动选择注销式回购而非库存股模式,直接增厚了每股收益,体现了公司对股东利益的高度重。
股权激励方面,A公司为CEO设计了一项为期十年的股权激励计划,该计划授予CEO超过公司总股本1%的零对价股份,但设置了严格的解锁条件,股价必须分别达到当前价格的2.8倍、5.6倍和8.4倍三个里程碑。这种设计将CEO的利益与公司长期发展紧密绑定,只有在公司市值大幅增长的情况下,CEO才能真正获得激励收益。
报告最后指出,公司治理不再是静态的制度文本,而是衡量上市公司核心质量的动态实践。真正的价值提升,始于上市公司从被动合规走向主动优化,也始于投资者将尽责管理从财务审视扩展至对可持续性全面考量。这场由监管、企业与投资者共同推动的治理变革,定将推动构建一个更具韧性与可持续性性的中国资本市场未来。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华夏基金联合紫顶股东服务发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实践调研洞察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
蝉鸣报告(原爱报告知识星球)
-页1.webp)




-页1.web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