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证券近日发布了一份名为《看好增程汽车国内市场发展前景》的行业研究报告。报告核心分析了增程式电动汽车(EREV)在中国市场的渗透率、需求与供给状况,并预测了未来技术发展趋势。报告指出,2025年第一季度EREV总体渗透率维持在5.0%,且预计到2027年渗透率区间可能达到10~15%,同时详细探讨了EREV在不同价格带和车型的渗透率变化,以及各大品牌在增程技术上的布局和成本分析。报告内容丰富,为理解增程汽车市场的现状与未来提供了深刻的洞见。
增程式电动汽车(EREV)正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颗新星。2025年第一季度,EREV在中国市场的渗透率保持在5.0%,显示出其在特定细分市场中的强劲增长势头。EREV结合了电动车和燃油车的双重优势,通过内燃机发电来延长电动车的续航能力,这种设计让其在消费者中越来越受欢迎。
EREV的增长不仅得益于消费者对电动车续航能力的担忧,还因为政策的推动和技术的进步。从2019年理想ONE的推出,到2024年理想L6、问界M9等车型的加入,EREV车型不断丰富,覆盖了从10万元到40万元以上的价格带。特别是在中高价格带,EREV的渗透率相对较高,这与消费者对补能焦虑的缓解和对智能化配置的追求密切相关。
在价格带维度上,EREV的渗透率呈现出明显的分化。2025年第一季度,10-15万元、15-20万元、20-30万元、30-40万元和40万元以上价格带的EREV市场渗透率分别达到2%、6%、12%、16%和31%。这表明,随着价格的升高,消费者对EREV的接受度也在增加,尤其是在高端市场,EREV的渗透率远超其他价格带。
车型维度上,SUV车型的EREV渗透率相对较高,而轿车的渗透率较低。2024年至2025年5月,轿车增程渗透率仅1%左右,而SUV增程渗透率维持在8%-14%。SUV车型因其空间大、多功能性以及长途旅行的便利性,与EREV技术更为匹配。
供给方面,理想、鸿蒙智行、零跑、深蓝等品牌成为主流EREV品牌。这些品牌的产品线以中大型SUV为主,EREV相较于纯电动车(EV)的电池成本更低,这是因为EREV所需的电池容量更小。从定价来看,同系列的EREV与EV之间的价格差异在不同价格带有所不同,高价格带的价差更大,低价格带的价差较小。
展望未来,EREV技术将继续以油电转化率为出发点,通过提高增程器热效率来提升性能。预计下一代EREV的纯电续航将达到400km以上,这将进一步增强EREV的市场竞争力。目前,理想REV 3.0、赛力斯超级增程5.0、小鹏鲲鹏超级电动系统等都在积极推进增程技术的发展。
尽管EREV市场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一些风险。乘用车价格战可能超出预期,终端需求恢复可能低于预期,增程车型的推出节奏也可能不及预期。这些都是影响EREV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总的来说,EREV作为一种新能源汽车技术,正在中国市场逐渐占据一席之地。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消费者认知的提升,EREV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更快速的增长。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东吴证券发布的《看好增程汽车国内市场发展前景》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