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智篆文化发布了《育见成长·场景跃迁-2025年天猫国际母婴分龄营养白皮书》,这份报告深入分析了母婴分龄营养市场的趋势、人群画像、品类趋势和政策推动等多个维度,揭示了供需共振下市场进入3.0时代的特点。报告中指出,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育儿成本的提升,孕婴童营养品赛道的增长潜力得到释放,同时国家政策的利好也为跨境营养品牌增长提供了动力。这份报告为理解母婴营养品市场的新动态和未来发展趋势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和深刻的洞察。
孕婴童营养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变革。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和育儿成本的上升,家庭对孕婴童营养品的投入不断增加。数据显示,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五年提升,0-17岁人均养育成本从48.5万增至53.8万元。这不仅推动了孕婴童营养品赛道的增长,也释放了其增长潜力。
在国家“大健康战略”的引领下,儿童及青少年营养干预正从“粗放式管理”向“精准化支持”转型升级。孕产妇群体在孕期营养指导、孕产期检测、产后生殖技术及营养补充等关键环节获得国家政策全方位保障。这为孕婴童营养品行业提供了政策利好,推动了跨境营养品牌的增长。
技术进步也在推动孕婴童营养品供给侧的升级。2023年中国境内专利新增量达611项,同比增长15%。头部企业以领先科技构建竞争壁垒,如合生元的益生菌菌株定向筛选专利提升了耐受性,Noridc的分子蒸馏专利提升了产品纯度与鲜度。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产品的科技含量,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头部品牌如inne和合生元通过国际化研发协作优化产品效能,自建原料基地强化技术壁垒。同时,成人保健品牌如swisse和GNC也积极布局母婴营养品市场,推出覆盖儿童骨骼发育、眼脑守护与免疫补充全方位需求的产品。这些品牌的积极布局,不仅扩大了市场规模,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全球孕婴童营养品市场近五年保持增长,中国市场近五年扩张了37%,显示出刚需托底与消费升级的双重支撑。中国市场的增长,不仅得益于人口规模的增长,也得益于消费者对孕婴童营养品需求的增加。
孕婴童营养品市场正步入3.0时代,消费者意识进入全周期精准干预阶段。消费者对分龄营养的认知快速普及,讨论热度同比增长160%以上。3.0时代需求重心转向分龄营养干预实效及场景驱动的功能精细化。这意味着,孕婴童营养品市场的竞争,已经从单纯的产品竞争,转向了对消费者需求的精准把握和满足。
天猫国际平台以头部品牌聚集、跨境售后无忧与产品覆盖全面的优势,吸引优质客群。中高以上购买力人群占比近80%,同时跨境平台拉新势能强劲,新客占超50%,且消费单价突破品类均值40%,老客忠诚度高,复购客单为整体水平2.1倍。这些数据表明,天猫国际已经成为孕婴童营养品牌增长的沃土,平台聚能效应凸显。
孕婴童营养补充的六大核心阶段包括孕期、1岁以下婴儿期、1~3岁幼儿期、4~6岁学龄前儿童期、7~12岁学龄儿童期和13~18岁青少年期。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营养需求和面临的问题,如孕期的叶酸补充、婴儿期的免疫提升、幼儿期的过敏干预、学龄前儿童期的眼视力保护、学龄儿童期的课业脑力支持和青少年期的身高冲刺等。这些需求的满足,不仅需要科学的配方,也需要精准的剂量控制。
孕婴童营养品类创新趋势包括场景创新、成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多元场景需求驱动成分升级与复合功能进阶,消费者趋于关注成分本身的‘天然感’,同时市场上满足免疫需求、肠胃调节和改善过敏的新兴成分仍是主流需求。技术创新助力重塑产业标准,从原材料的活性留存工艺、成分提取精度提升,到让孩子轻松服用的掩味微囊技术,科技让安全与效率兼得。产品设计正以“趣味攻克体验壁垒”为纲,解决孩子因口味差、颗粒难咽对营养品的抗拒,软糖、咀嚼片等适口剂型已成基础门槛。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育见成长·场景跃迁-2025年天猫国际母婴分龄营养白皮书》。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