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森哲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主席朱虹近日发布了《2025埃森哲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报告。这份报告深入分析了全球商业版图重构背景下,中国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的成果和面临的挑战,并指出创新与韧性是中国企业在新格局下保持增长的关键动力。报告中不仅记录了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重塑转型历程,还为企业未来的转型提供了深刻的洞察和建议,是一份对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
在全球商业版图经历重大重构的当下,企业如何保持增长动能,成为重要议题。《2025埃森哲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报告,为我们揭示了中国企业在新格局下保持增长的两大核心能力——创新与韧性。报告显示,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总分升至49分,连续三年稳步提升,显示出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成果和经验。
创新,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商业价值的高效转化。中国已成为全球创新的重要策源地,研发投入占全球比重从2000年的4%跃升至26%。中国企业正跳出原有行业限制和传统思路,寻求全新的竞争新前沿。韧性,则是企业应对不确定性的关键能力。在艰难时期,韧性让企业得以存续,更让企业在持续压力下保持蓬勃生命力,与时俱进,不断调整。
报告指出,中国企业在业绩承压之下依然保持高研发投入,积极布局全球市场,并勇于设定超越行业标杆的宏伟目标。相比2024年,致力于树立新行业基准的企业增加了12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企业正聚焦创新和全球化两大增长前沿,将AI从工具升维至战略,在聚力补人才短板的同时,也意识到运营长板需要锻造得更强,对韧性升级已有所准备。
AI技术突破正在重新定义企业竞争力。预计到2028年,至少15%的日常工作决策将通过AI智能体自主作出,组织架构和经营模式迎来系统性重构。中国企业正全面拥抱AI以加快重塑,但只有21%的企业有能力以较快速度推进规模化应用,仅9%的企业通过生成式AI实现了显著价值。为了加快进程,企业正在加速建设云、安全等各项数字技术关键能力。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创新和韧性是企业赢得未来竞争的关键。创新为韧性注入新的动能,韧性为创新提供稳固基石,使企业既能抵御系统性风险,又能捕捉重大机遇。报告提炼出新格局下实现新增长的四大要务:以创新实现再突破、AI驱动的数字核心、打造自适应的韧性、重塑人才和组织。这些要务为中国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前行提供了方向。
中国企业在逆境中坚定新前沿航向,以创新突围并加速全球化进程。尽管当前业绩增长面临压力,中国企业依然坚定选择以创新作为突围之道。在不确定性上升、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创新能力视为构筑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支点。中国大型企业2024年研发支出同比增长9%,远高于收入增速的5%,这反映出企业在资源承压下仍持续加大对创新的战略投入。
中国企业通过研发攻坚,正在形成世界级的创新竞争能力。这一趋势在多个关键行业表现得尤为突出。在高端制造领域,中国2024年机器人有效专利占全球近三分之二;信息通信技术(ICT)方面,2014—2023年中国生成式AI专利申请量占全球70%;生物医药领域,中国企业向全球大型制药公司授权创新药物的交易总额2024年达到415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了66%,创下五年来的最高纪录;汽车领域,头部车企加快从传统制造向“软件定义汽车”转型,聚焦智能驾驶、车载系统和整车电子架构的深度创新。
同时,中国企业正加速全球化,致力于打造全球竞争力。与过去产品出口为主不同,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积极推动品牌建设和技术创新,完成从“产品出海”向“品牌出海”和“技术出海”的战略转型。今年调研显示,37%的大型企业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已超五分之一。锂电池、光伏等新兴行业的企业正快速完成从产品输出到品牌输出、从中国制造到当地产能和供应链建设的全球化蜕变。
得益于创新和出海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敢于锚定更宏大的发展目标,展现出强烈的行业引领意愿。调研数据显示,相比去年,致力于创造新的行业基准的企业增加了12个百分点,这不仅反映了企业信心的显著增强,也体现了中国企业从“追赶者”向“创新驱动引领者”转变的趋势。
文章的灵感来源于《2025埃森哲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