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魔方联合北京隆诺律师事务所近期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医药专利无效报告》,该报告系统梳理和全面总结了2024年中国医药领域的专利无效数据,深入分析了医药专利无效案件的多个维度,为行业提供了专利无效审查标准和案件处理的宝贵参考。报告指出,医药专利无效案件虽在全部无效案件中占比不大,但对药企乃至公共健康具有深远影响,其中不乏对行业产生重大影响的案例。这份报告不仅提供了详尽的案件清单,还对重点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点评,是医药行业从业者理解专利无效趋势和提升专利策略制定能力的重要资料。
2024年的医药专利无效案件揭示了医药行业的激烈竞争和专利保护的重要性。根据报告,医药产品的研发需要巨大的投入和漫长的周期,而专利保护是药品价值维持的关键。2024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了9091件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同比增长了4.0%,其中发明专利无效请求为1837件,占比达到了20.2%。医药领域的发明专利无效结案量虽然仅占所有无效结案量的不到2%,但其影响力不容小觑。
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化学药品专利无效案件占据了主导地位,其中涉及化药的专利109件,占比高达75.1%。这一现象反映了化学仿制药企业在专利无效挑战中的活跃程度。在无效宣告请求人和专利权人的类型及排名中,公司作为请求人的案件数量远超过个人,显示出企业在专利无效争夺中的主导作用。国外专利权人和国内专利权人的比例为86:58,约60%的医药专利无效案件的专利权人属于国外企业,这揭示了国际医药企业在中国专利保护中的重要地位。
在专利无效案件的结果上,超过31%的医药专利无效案件未能走到无效决定发文,而是以无效宣告请求人的主动撤回方式结束无效程序。在有无效决定发文的专利中,35.5%的专利被宣告专利权全部无效,20.4%的专利被宣告专利权部分无效,而44.1%的专利被维持专利权有效。这一结果表明,专利权的有效性在多数情况下得到了维护。
专利无效案件的审理周期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2024年医药专利无效案件的平均审理周期约为256天,与2023年基本持平。这一周期的长短对于专利权的保护和药品的市场准入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报告中还提到了一些重点专利无效案例,如索磷布韦、磷酸芦可替尼和卢卡帕利樟脑磺酸盐的专利无效案件。这些案例不仅涉及了专利创造性的判断,还涉及了专利侵权纠纷和专利申请、布局、无效应对以及维权策略等多个方面。例如,索磷布韦的代谢物专利在多次无效请求后仍然维持有效,而磷酸芦可替尼的盐型专利则因法律政策的改变而成功守住了专利。这些案例展示了医药领域专利保护的复杂性和专利策略的重要性。
在药物晶型专利方面,2024年发文的药物晶型专利无效决定共15件,涉及11件授权专利。晶型专利在药品专利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为化合物核心专利的重要补充,保护上市药品的晶型。然而,晶型专利的创造性要求较高,需要专利权人证明相关晶型具有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医药用途专利方面,2024年发文的医药用途专利无效决定共14件,12件授权专利。医药用途专利保护的是药品的适应症技术方案,对于药品的强保护具有重要作用。适应症分型的问题在医药用途专利中尤为突出,专利权人需要提交充分的证据来证明适应症分型的有效性。
药物制剂/组合物专利方面,2024年发文的药物制剂/组合物专利无效决定共45份,涉及34件授权专利。这些制剂专利涉及多种药品,包括注射用磷丙泊酚二钠、司维拉姆、司库奇尤单抗等。制剂专利的无效挑战也是药品专利战中的焦点之一。
总之,2024年度中国医药专利无效报告为我们提供了医药领域专利无效案件的全面视角,揭示了医药企业在专利保护和无效挑战中的策略和实践。这些数据和案例对于理解医药行业的专利保护现状、预测未来趋势以及制定有效的专利策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2024年度中国医药专利无效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