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联合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发布了《2025粤港「组装合成」模块化建筑跨境贸易指南》报告。该报告主要为粤港澳大湾区「组装合成」(MiC)模块化建筑供应链各方提供了一份详尽的跨境贸易操作手册,内容涵盖MiC材料申请保税加工贸易安排、出口MiC组件至香港的跨境税务申报指南以及其他事项和考量等多个维度,旨在帮助相关企业更加便捷、高效地开展MiC跨境贸易。报告中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政策解读和操作指引,还提供了具体的申报表填写说明和案例分析,是一份极具实用价值的参考资料。
粤港「组装合成」模块化建筑跨境贸易指南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理解粤港澳大湾区内模块化建筑(MiC)产业的宝贵视角。这份报告不仅详细阐述了MiC材料申请保税加工贸易的流程,还涵盖了出口MiC组件至香港的跨境税务申报指南,以及其他相关的事项和考量,为粤港澳大湾区「组装合成」供应链各方提供了便捷的指导。
报告指出,香港政府推动MiC建筑法发展,旨在构建粤港澳大湾区MiC建筑产业链,推动专业制造能力和产能发展。广东省作为香港MiC产品的主要输出基地,拥有技术领先的模块化建筑生产企业,年产值逾150亿元,技术和产能逐步辐射至粤港澳及海外市场。这些数据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在MiC建筑领域的发展势头强劲,正逐步成为全球建筑科技和建造中心。
加工贸易在促进对外开放、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MiC制造商可以通过一般贸易或加工贸易模式向内地海关申报。一般贸易模式下,制造商需在进口时缴纳相关税费,而加工贸易模式下,企业可享受国家实行的保税制度,即暂时免缴关税及其他进口环节税,有助于减少企业资金占用,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
报告中详细解释了加工贸易的相关定义,例如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来料加工中,境外企业提供原材料,经营企业按要求加工,只收取加工费。进料加工则是经营企业自行购买原材料,制成品外销出口。这两种模式各有优势,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合的贸易方式。
在跨境税务申报方面,报告提供了详细的指南。例如,出口MiC组件至香港的跨境税务申报涉及多个步骤,包括确认出口适用的增值税退税率、计算适用的增值税退税金额的计税依据,以及填写相关的申报表。这些步骤对于MiC制造商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税务负担和资金流。
报告还提到了一些常见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例如,活动家具的合规申报要求,包装材料的暂时进出境合规申报要求,以及AEO资质申请的相关考量。这些问题的讨论,为MiC制造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报告中提到了AEO资质申请的重要性。AEO资质可以帮助企业加快通关流程,减少等待清关的时间。这对于MiC制造商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优势,因为它可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报告的最后部分,对粤港澳大湾区「组装合成」供应链各方的考量进行了总结。开发商、承建商和制造商都需要关注相关政策和法规,合理规划出口节奏,并积极推进AEO认证及加工贸易资质的申请工作。
通过这份报告,我们可以看到粤港澳大湾区在MiC建筑领域的巨大潜力和发展前景。报告不仅提供了实际操作的详细指南,还强调了合规性和税务规划的重要性。这对于希望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开展MiC业务的企业来说,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源于《粤港「组装合成」模块化建筑跨境贸易指南》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