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国际近日发布了一份名为《AI视角下的核能重估—美国核电产业链全景》的行业研究报告。该报告深入探讨了美国核电产业链在AI电力需求激增、铀矿供需变化、浓缩铀去俄化以及SMR技术商业化等方面的最新动态和未来趋势。报告指出,随着AI技术的发展,美国的电力缺口预计将持续放大,铀矿供需即将反转,价格中枢有望上移,同时美国在浓缩铀领域正加速国产替代,核电资产面临重估,SMR技术的成长受到技术突破和政策共振的驱动。这份报告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以理解和评估美国核电产业的当前状况和未来发展潜力,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数据和深入的分析,对行业分析师和投资者来说都是一份宝贵的参考资料。
核能在美国能源结构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而AI技术的发展更是加速了对电力的巨大需求。根据海通国际发布的《AI视角下的核能重估—美国核电产业链全景》报告,我们可以预见美国核电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报告指出,AI的电力需求激增,预计到2035年,AI对美国的电力需求增量将达到789TWh,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4.17%。这一增长不仅凸显了AI技术对能源的巨大需求,也预示着未来电力市场的紧张局面。特别是在PJM地区,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占到了总用电量的3.1%,远高于其他区域,这使得该地区因AI能耗增加而导致电力短缺的可能性更高。
在供需紧张的背景下,美国核电指数显示出曲折向上的趋势。核电复苏逻辑推动估值中枢上移,尤其是在DeepSeek出现和关税政策出台后,核电产业的投资价值更加凸显。报告中提到的核电指数PE(TTM)和PB Bands的变化,也反映出市场对核电产业未来增长潜力的认可。
铀矿作为核电的燃料,其供需状况直接影响到核电产业的发展。报告预测,全球天然铀供需即将出现反转,价格中枢有望上移。这一趋势对于铀矿企业来说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意味着铀矿的价值可能会得到重新评估。同时,美国在浓缩铀领域“去俄化”的加速,推动了国产替代的进程,为国内浓缩铀生产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报告中提到的SMR(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技术,是核电产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SMR以其更高的安全性、更高效的燃料利用和更低的环境影响而受到关注。预计到2050年,SMR商用装机容量将从1GWe增长至122.25 GWe,年平均新增装机容量6.11 GWe,复合增速为27.16%。这一增长不仅为核电运营商带来了盈利与估值弹性,也为整个核电产业链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在具体企业层面,报告分析了Talen Energy和Entergy两家公司。Talen Energy聚焦PJM市场发电主业,其核电权益装机容量2GW,预计收购2.9GW天然气装机容量,均位于PJM地区。Entergy作为市场化电力市场的受监管公用事业公司,其经营区域位于MISO市场,同样具有垄断性质。这些公司的市场定位和业务布局,使得它们能够享受到电力市场的增长红利。
报告还提到了大型资金对SMR发展的推动作用。预计至2050年,SMR全球累计投资将达到9000亿美元。政策支持、股权投资、研发资助以及电力采购等多种方式,都在推动SMR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谷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的加入,为SMR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机遇。
综上所述,美国核电产业在AI技术发展的推动下,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铀矿供需的反转、SMR技术的商业化以及大型资金的支持,都为核电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随着核电产业的重估,我们可以预见,核电将在美国乃至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海通国际发布的《AI视角下的核能重估—美国核电产业链全景》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