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证券研究所近日发布了《电动两轮车行业深度研究报告》,这份报告深入分析了电动两轮车行业在新国标政策影响下的产业格局变化、市场前景以及企业经营趋势。报告指出,新国标的实施加速了行业洗牌,推动了产品升级,提升了行业集中度,特别是对安全技术规范和企业生产门槛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报告还预测了行业未来有望实现量价齐升,并详细分析了市场份额向头部品牌集中的趋势。这份报告中包含了对电动两轮车行业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行业数据和投资策略,是理解当前电动两轮车行业动态和未来潜力的重要资料。
电动两轮车行业正在经历一场由新国标引发的变革。新国标不仅提高了安全技术规范,还对企业的生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加速了行业的洗牌和产品升级。这一变革对行业的影响深远,不仅推动了产品品质的提升,也为市场份额向头部品牌集中铺平了道路。
新国标的实施,意味着电动两轮车企业需要在防火阻燃、防篡改等方面达到更严格的标准。这对中小企业来说是个挑战,因为他们可能无法承担由此增加的成本。相比之下,头部企业如雅迪和爱玛凭借规模效应和核心技术,更容易适应新标准,从而巩固其市场地位。事实上,自2018年国标实施以来,行业CR2(雅迪+爱玛)的市场份额已经从30%跃升至52%,预计新国标将进一步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
在产品升级方面,新国标对电动自行车的智能化提出了新要求,如增加北斗定位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这不仅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也推动了产品功能的升级。数据显示,2024年天猫和京东平台的电动自行车零售均价较2019年分别提升了70%和26%,显示出消费者对高品质电动两轮车的需求日益增长。
市场份额的集中不仅体现在产品端,还表现在供应链和渠道上。头部企业通过垂直一体化整合,优化成本,形成竞争壁垒。例如,雅迪和爱玛通过自产电池和电机等核心零部件,提升了供应链的控制力。在渠道方面,头部品牌的单店产出更高,新国标背景下的竞争优势进一步放大,渠道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
尽管新国标带来了挑战,但也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国内市场规模仍有提升空间,考虑到中短途代步领域暂无较好替换交通工具,预计未来百户保有量达到100辆时,国内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185万辆,较2024年有69%的提升空间。海外市场同样存在巨大潜力,亚太地区(除中国)约7.2亿家庭,若户均保有量达到一定水平,对应的年销量可达数千万量级。
在这场变革中,头部企业的优势不断扩大,市值尚有提升空间。雅迪、爱玛、九号等头部品牌的净利率约9%左右,而二线品牌普遍不足3%。长期来看,二线以及中小企业的ROE可能逐渐下降,投资性价比或减弱。我们估算国内电动两轮车行业可容纳约1155亿元市值空间,头部企业的市值空间巨大。
投资策略上,建议关注电动两轮车行业龙头雅迪控股、爱玛科技,以及中高端电动两轮车占比不断提升的九号公司。这些企业在新国标的助力下,有望实现快于行业的增长,持续贡献利润增量。
然而,这场变革并非没有风险。政策效果不及预期、行业需求不及预期以及市场竞争加剧都是需要警惕的风险。但总体来看,电动两轮车行业的未来是光明的,新国标的实施将推动行业向更高质量、更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源于华创证券发布的《电动两轮车行业深度研究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许多同类型的研究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