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商证券发布了一份名为“餐饮系列研究之中餐深度”的行业研究报告。这份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内地餐饮市场,特别是中餐市场的发展趋势、竞争格局以及未来展望,指出中餐市场规模巨大且增长潜力显著,同时强调了行业正通过标准化和数字化转型,迈入“能复制”到“能规模化”的新阶段。报告中还对行业内的领先品牌如老乡鸡、小菜园、绿茶餐厅等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分析,提供了丰富的市场数据和深度的行业洞察。这份报告对于理解当前中餐行业的发展趋势、品牌竞争策略以及未来投资机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中餐行业方兴未艾,品牌格局渐明
万亿刚需市场,中餐消费粘性凸显
中餐,作为中国最具粘性的消费主粮赛道,市场规模庞大,达到万亿级别。根据报告,中国内地餐饮市场规模在2024年达到55000亿元,其中中式餐饮市场规模为36000亿元,预计到2028年将增长至53000亿元,年均增速有望维持在10%左右。这样的增长速度,不仅体现了中餐市场的庞大基盘,更彰显了其增长潜力。在消费理性化的推动下,刚性且高频的餐饮需求得到释放,城市化率的提升和人均收入的增长为中餐行业提供了坚实的需求基础。
连锁化率低,大众便民中餐空间广阔
中餐行业的连锁化率相对较低,这为大众便民中餐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报告指出,大众便民中餐市场占比约九成,市场规模达到36000亿元,2018-202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4%,客单价集中在50-100元区间。低连锁化率加上亲民的客单价,使得大众便民中餐成为中餐市场的主力军,市场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标准化与冷链提效,行业迈入规模化阶段
中餐行业长期受制于标准化难题和连锁化与客单价的矛盾。但随着中央厨房、炒菜机器人等技术的应用,以及冷链物流和数字化系统的助力,中餐行业开始突破出品瓶颈,提高门店复制效率和运营韧性,从而推动大众中餐进入“能复制→能规模化”的连锁发展新阶段。老乡鸡作为中式快餐龙头,凭借千店规模和直营加盟模式,正打开广域复制空间,长期成长确定性强。
品牌竞争格局变化,下沉市场成为新高地
中餐连锁发展进入“百店+”新周期,品牌门店数同比增速显著。特别是501-1000家区间品牌增速近94%,显示出行业正快速进入规模化扩张阶段。下沉市场成为结构性增量的新高地,老乡鸡、小菜园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均超30%,显示出品牌对下沉市场的重视和渗透。
未来展望:连锁化率提升空间大,出海成为新增长点
中式餐饮连锁化率仅23.2%,远低于美国和日本,预计随着标准化与数字化进程的推进,连锁渗透率将加速提升。百元以下大众中餐市场具备刚需属性,2018年以来客单价50-100元的大众便民中餐市场占比超60%,行业规模达30000亿元,预计2024-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高达8.9%。国内供给密度趋饱和,行业竞争转向存量博弈,出海有望成为品牌第二增长曲线。2020-2027年国际中餐市场预计将从2330亿美元增长至4452亿美元,东南亚与欧美成为扩张主阵地。
风险提示:食品安全、宏观经济下行、数据统计风险
中餐行业的快速发展,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食品安全问题、宏观经济的波动以及数据统计的误差,都可能对行业造成影响。因此,行业参与者需要密切关注这些风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潜在的风险。
文章的灵感来自于这份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