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发布了一份名为《Technology Solutions to Support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with Limited Connectivity: A Review of Existing Approaches》的报告。该报告深入探讨了在连接受限的环境中支持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的技术解决方案,并评估了现有方法的可行性和效果。报告指出,随着全球中央银行探索设计零售CBDC的多种方法,确保在所有条件下都能运行的能力变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互联网基础设施不可靠或完全不存在的地区。报告中包含了多个案例研究和评估标准,提供了关于技术选项、风险缓解策略和隐私考虑的深刻见解,对于政策制定者和技术团队来说,这些内容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在数字货币的世界里,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正成为一个新的焦点。这份名为《支持有限连接环境下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技术解决方案——现有方法综述》的报告,为我们揭开了CBDC在网络受限环境下如何运作的神秘面纱。报告指出,全球范围内的中央银行都在探索设计零售CBDC的不同方法,以确保在任何条件下都能提供普遍访问。尤其对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偏远地区以及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可能不可靠、间歇性或完全缺失,这使得在这些环境下保持CBDC的可访问性尤为重要。
报告中提到,几乎在所有被调查的中央银行中,都认为离线支付至关重要或至少是有益的。这意味着,CBDC要想实现政策目标,就必须能在有限连接的环境中运作。报告通过一系列访谈和案例研究,提供了对现有技术的深刻见解,这些技术包括基于短信(SMS)和非结构化补充服务数据(USSD)协议的支付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可以在大多数功能手机上运行,甚至在智能手机上。
报告中强调了一个关键点:没有一种CBDC解决方案适用于所有环境。离线功能需要在形式因素的可用性、安全架构和操作可行性之间进行权衡,这一切都受到当地基础设施和用户期望的影响。例如,智能手机、功能手机、定制设备和储值卡,这些不同的形式因素在不同地区和使用场景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智能手机提供了最无缝的用户体验,而功能手机和基于SMS/USSD的平台则依赖于键盘输入,这更容易出错,直观性较差。
在网络安全和操作风险方面,报告指出,离线支付解决方案仍然容易受到一系列风险的影响,包括中断的设备间连接、设备丢失或篡改、回滚风险、双重支付、侧信道、故障注入和密码学妥协。这些风险因系统设计、底层技术和密码算法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报告中的一个重要发现是,对于离线交易平台的风险与离线持续时间或连续离线“跳转”次数相关。所谓“跳转”,指的是在不与中央账本重新同步的情况下,数字价值从一个用户转移到另一个用户的顺序转移。
隐私是另一个重要议题。报告中提到,尽管隐私要求在不同司法管辖区之间差异显著,但保护数据隐私通常是期望的特性。离线平台提供商声称他们为最终用户提供“完全隐私”,并设计定制解决方案以满足中央银行的隐私要求。然而,他们也承认,监管和法律要求对隐私构成挑战,尤其是在必须为反洗钱/打击资助恐怖主义(AML/CFT)要求存储交易日志中的识别信息时。
报告的结论部分提醒我们,设计支持离线功能的CBDC政策不仅是技术挑战,也是评估访问性、可用性、安全性和隐私之间权衡的问题。报告通过访谈和研究,提出了几个核心观点:没有解决方案是完全安全的,但已在试点环境中成功测试了缓解策略;技术仍在成熟中,特别是在安全元素、虚拟执行环境、后量子密码学和隐私增强机制方面;没有单一解决方案能够满足所有CBDC用例;离线用户体验总是会落后于在线系统,这是由于交易速度、用户界面、离线和在线钱包的分离以及有限的恢复机制的限制。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支持有限连接环境下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技术解决方案——现有方法综述》这份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