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睿工业近日发布了《2025年中国六维力力矩传感器市场分析报告》,这份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六维力传感器市场的竞争格局、下游需求结构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报告指出,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兴起和柔性化生产的增加,六维力传感器市场将迎来快速增长,预计到2030年出货量将超过百万台。报告中详细分析了内资与外资企业的市场表现、技术发展路径以及不同应用领域的市场潜力,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和深入的行业洞察,对于理解中国六维力传感器市场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025年中国六维力传感器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特别是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根据MIR 2025.7发布的最新市场分析报告,内资企业在这一领域将占据主导地位,预计到2025年,蓝点触控的市占率将超过70%。六维力传感器作为工业自动化和人形机器人的关键组件,其市场规模和出货量预计将持续增长。
报告指出,2020-2023年,六维力传感器的出货量不到万台,增长稳定。然而,从2024年开始,市场迎来了快速增长期。2024年,协作机器人力控需求增多,人形机器人的热度吸引了更多厂商布局六维力传感器应用。预计到2030年,六维力传感器的出货量将超过百万台。这一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落地和AI产业推动的柔性化装配需求。
销售额方面,2020-2030年,中国六维力传感器市场销售额规模预计将实现显著增长。2024年到2026年间,市场规模扩张加快,行业竞争加剧,产品价格有所下滑。到2027-2030年,随着人形机器人需求的大规模增加以及其他高附加值应用的开拓,六维力传感器市场规模将成倍增长。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六维力传感器的竞争格局和下游需求结构也呈现出明显的变化。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六维力传感器分供应商出货占比中,蓝点触控以62%的市场份额占据主导地位,而坤维科技和宇立也加快了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拓展。外资企业虽然价格较高,但市场出货占比极小,主要在人形机器人前期实验阶段使用。
六维力传感器在人形机器人上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手腕和脚踝处,而用于多指灵巧手的微型六维力传感器尚处于研发测试阶段。人形机器人上的六维力传感器尺寸通常较小,对工业设计要求高,尤其是在上肢和灵巧手部位的配置价格较高。
报告还提到,未来六维力传感器市场下游行业分布将发生变化。2024年,协作机器人和普通多关节机器人的合并占比接近70%,而人形机器人领域将成为最大的增长动力来源。汽车行业的应用较为成熟,缺乏新的应用场景,增量相对有限。
技术发展方面,六维力传感器市场经历了从萌芽期到探索期,再到技术成型期的演变。国外研究六维力传感器技术较早,而国内玩家目前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主要围绕在协作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领域。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六维力传感器的出货量预计将呈现显著增长趋势,逐步由“实验室样机阶段”走向“量产装机阶段”。2024年,中国六维力传感器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出货呈现爆发式增长,主要集中应用于实验室里人形机器人原型机的测试工作、数据采集工作等。
总体而言,中国六维力传感器市场正迎来快速发展期,特别是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内资企业凭借高性价比和定制化服务,预计将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六维力传感器市场的未来充满潜力。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MIR 2025.7发布的《2025年中国六维力力矩传感器市场分析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