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证券研究院近日发布了一份名为《美国财政主导阶段的行为扭曲与潜在通胀风险》的策略专题报告。该报告深入分析了美国财政风险对全球市场的影响,特别是在2025年4月贸易战冲击后,美国财政风险作为宏观叙事的流行性及其对市场行为的扭曲效应。报告指出,美国财政部为应对美债需求不足和赤字扩大采取了一系列短期措施,这些措施可能会增加通胀风险的敏感度,并对中期通胀预期产生影响。报告还探讨了央行独立性受损对通胀预期的潜在影响,以及财政主导下市场预期与定价的变化。这份报告提供了对当前美国财政政策和全球宏观经济趋势的深刻见解,对于理解全球金融市场的动态和风险具有重要价值。
美国财政主导下的行为扭曲与通胀风险
美国财政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当前财政主导的阶段。美国的财政风险,特别是自疫情以来,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宏观话题。然而,市场对这项风险的看法分歧较大,许多人认为这只是一个潜在的风险,不会立即对市场造成冲击。但最近的市场变化,特别是2025年4月贸易战的影响,已经充分暴露了美国国债需求不足的风险。
美国财政部正在采取措施应对国债需求不足的问题。他们计划通过短期国库券替代长期债券,以降低利息成本并快速展期,实际上是在赌未来利率下降或通胀稀释债务。同时,财政部还计划增加年度回购规模至超过3000亿美元,并放宽市场准入,以降低长端收益率,缓解系统性融资压力。
这些措施听起来不错,但实际上增加了通胀风险的敏感度。财政部缩短债务久期的前提是通胀下行和美联储快速降息。但短期内,美国已经出现了三重通胀抬升信号。如果关税成本继续渗透,短期通胀可能会粘滞,迫使短端利率居高难下。这将导致财政部滚动短债的融资成本不降反升,进一步放大美债供需缺口。
央行的独立性也受到了影响。一旦政治权力直接介入,通胀风险会被显著放大且难以短期消化。如果财政主导加上总统公开逼宫联储,历史经验表明,即使经济疲弱,通胀也可能成为中期主要代价。
在财政风险暴露之后,黄金和美元的走势可以代表宏观风险。黄金代表长久期宏观风险,而美元代表短久期宏观风险。这两类资产在长期来看大部分时间处于负相关状态,但最近两年来,两者间歇性地进入正相关区间,而且大多数样本是两者同涨的状态。这种正相关性的走强往往代表风险酝酿的状态。
美国的通胀问题不容忽视。尽管美国劳工统计局决定将长期护理保险等持续显著上行的项目从消费者价格指数中剔除,但这并不能掩盖通胀的真实情况。剔除这些高成本项目可以降低政府的支出金额,但同时也隐藏了一个警告信号,即未来几年许多美国人将难以负担医疗费用。
政治压力对通胀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历史上,政治压力主要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总统任期之后亦是如此。尼克松连任前后美联储政策变化的证据表明,政治压力比传统货币政策宽松更能在中期内引发通胀。扩张性货币政策冲击只会引发短暂的通胀上升,物价水平的涨幅远不及政治压力冲击所导致的4%的涨幅。
贸易战升级后,基于密歇根大学调查数据的通胀预期显著抬升,而金融市场对通胀预期定价相对克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对通胀预期定价有所抬头。调查显示,各国家庭平均预期未来12个月通胀率约为8%,远高于当前实际的通胀水平。
市场对通胀与经济预期的定价也值得关注。尽管美国经济意外指数在一个中枢位置震荡,但从OIS远期市场隐含的中期增长预期来看,当前的下行幅度并不明显。通胀预期的曲线结构可以看出,当前通胀掉期曲线呈现深度Back状态,短端通胀定价较为显著。
综上所述,美国财政主导下的行为扭曲和通胀风险不容忽视。美国的财政政策和政治压力对通胀的影响巨大,而市场对通胀的预期也在逐渐抬头。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西南证券研究院发布的《美国财政主导阶段的行为扭曲与潜在通胀风险》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