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网低空经济研究院联合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等单位发布了《2025西部地区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该报告深入分析了西部地区低空经济的发展现状、政策环境、产业生态、技术体系以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建议和路径规划。报告指出,西部地区凭借其独特的地理和资源优势,在低空经济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特色化的发展路径,其中涉及的产业政策、技术革新、应用场景等多个方面都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和深刻的洞见,对于推动西部地区乃至全国低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低空经济在西部地区的崛起,不仅是一次产业变革的机遇,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随着《西部地区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新兴产业如何在西部地区扎根并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报告指出,低空经济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对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以及空间经济格局的重塑。西部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资源禀赋,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无人机在农业植保、电力巡检、物流配送等领域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效率,还降低了成本,这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尤为重要。例如,无人机植保作业面积从2018年的5亿亩增至2024年的18亿亩,农药利用率提升至40%,这直接反映了低空经济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方面的显著成效。
在政策层面,西部地区低空经济的发展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的出台,为低空经济企业提供了税收优惠,这无疑为西部地区的低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心剂。四川省作为全国首批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其政策布局具有先发优势和体系化特征,计划到2027年,建成20个通用机场和100个以上垂直起降点,培育3-5家行业领军企业,这显示了西部地区在低空经济发展上的雄心和决心。
然而,挑战同样存在。西部地区的自然条件复杂多变,这对低空飞行器的性能和运行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海拔、大风、强对流等气象条件,对飞行器的升力、载荷和续航能力都是严峻考验。此外,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通用机场与起降点数量不足,数字基础设施支撑乏力,这些都是制约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报告建议西部地区应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空地一体”的起降网络,打造“精准智能”的数字天路,并创新投融资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撬动万亿市场。同时,完善产业生态,构建协同之链,政策保障与创新,筑牢发展之盾,人才培育与技术攻坚,打造核心之擎,这些都是推动西部地区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路径。
文章的灵感来自于《2025西部地区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