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报告-硬核报告每天更新;
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趋势等全领域...

【浙商证券】中国A股历史上第一次系统性‘慢’牛(四)-增量资金如何塑造牛市风格


浙商证券近日发布了一份名为《中国A股历史上第一次系统性‘慢’牛(四)-增量资金如何塑造牛市风格》的策略深度报告。这份报告深入剖析了中国A股市场中各类资金的影响力和行为模式,特别是主动权益基金、ETF资金、个人投资者等对市场风格和节奏的影响。报告指出,增量资金的性质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牛市的风格和持续性,其中ETF资金作为市场稳定器,个人投资者则以趋势为王。报告中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分析和未来市场资金流入的展望,对于理解当前市场动态和预测未来趋势具有重要价值。

中国A股历史上的“慢牛”现象,正在被多路资金合力塑造。增量资金的性质和行为模式,对市场风格和节奏产生了决定性影响。本文将深入剖析这些资金的影响力,揭示它们如何塑造牛市风格。

主动权益基金作为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其发行规模和业绩表现双双改善,显示出配置吸引力的回升。2025年以来,偏好景气赛道和大盘成长风格的主动权益基金发行规模明显回暖,赚钱效应也较2022-2024年显著改观。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主动权益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20.7%,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的7.7%。这表明,在中高风险偏好、产业景气上行、宽信用经济好的环境下,主动权益基金更倾向于从分子端逻辑寻找行业机遇,业绩确定性和成长性较强的大盘成长股更受青睐。

ETF资金则扮演着市场稳定器的角色。2024年Q4,股票型ETF规模首次超过主动权益基金规模,达到2.89万亿元。ETF的逆向投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平滑了市场波动。尤其在市场下行过程中,ETF净申购赎回份额明显放大,起到了市场稳定器的作用。

个人投资者,尤其是散户,其资金动向与市场指数走势相关性较高。新增开户数和两融余额占比是衡量个人投资者入市意愿的重要指标。个人投资者具有高换手和趋势交易特征,且部分投资者偏好低价股。在“资产荒”背景下,叠加股票市场的赚钱效应,个人投资者的入市速度加快,有望为市场带来更多增量资金。

保险及银行理财子作为中长期资金,正在加快入市步伐。2025年Q2,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36.23万亿元,其中股票配置比例分别为财产险的8.33%和人身险的8.81%。在宽信用紧货币背景下,保险偏好低波红利,理财子则加速“固收+”和多资产策略转型。这表明,保险及银行理财子的资金动向对市场风格和节奏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外资对A股的配置成交活跃度也在抬升。2025年,陆股通成交金额逐级抬升,外资偏好高分红、盈利稳定的核心资产。在美联储降息周期对A股友好的背景下,外资的流入有望持续。截至7月底,外资机构持A股市值近2.4万亿元。

量化基金在流动性充裕的环境下发行提速。2025年上半年,量化私募基金的发行显著回暖,产品备案数量同比增长67.1%,且呈现明显超额收益。量化资金由于其交易频率较高,对市场整体的成交额要求不低,需要市场保持相对充裕的流动性。如果宽货币格局延续,量化基金有望维持较好的超额收益,将持续吸引资金流入。

综上所述,各路资金流入展望均偏正面,它们共同铸造了系统性“慢牛”的基础。主动权益基金、ETF资金、个人投资者、保险及银行理财子、外资和量化基金,这些资金的合力作用,不仅影响了市场的短期波动,更在中长期内塑造了市场的慢牛风格。这些资金的动向和影响力,值得我们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源于【浙商证券】中国A股历史上第一次系统性‘慢’牛(四)-增量资金如何塑造牛市风格的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蝉鸣报告(原爱报告知识星球) » 【浙商证券】中国A股历史上第一次系统性‘慢’牛(四)-增量资金如何塑造牛市风格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如何快速寻找资料?

关于我们赞助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