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开发银行(ADB)近日发布了一份名为《财政压力下的货币政策:财政主导的前瞻性分析》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深入探讨了在财政压力下,中央银行如何面临偏离政策目标的压力,特别是在债务可持续性和财政赤字问题上,货币政策可能会受到财政政策的影响。报告通过对52个经济体超过3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测试,发现财政主导现象普遍存在,尤其在名义上实行通胀目标制但央行独立性低的新兴经济体中更为明显。这些发现对于理解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设计有效的财政规则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财政压力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变得日益紧密。《财政压力下的货币政策:财政主导的前瞻性分析》这份报告深入探讨了在财政主导情况下,货币政策如何受到影响,特别是在新兴经济体中。报告指出,当债务可持续性依赖于低利率和高通胀而非财政整顿时,就会出现财政主导现象。这种状况下,中央银行可能会面临偏离政策目标的压力,以减轻债务负担。
报告通过实证测试,使用了前瞻性泰勒规则和52个经济体30年的数据,发现了财政主导的存在,特别是在名义上以通胀为目标的新兴经济体中,央行独立性较低,没有债务规则且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比率较高的国家。这些国家的中央银行更倾向于降低利率以减轻国内财政压力。数据显示,这些国家的债务与GDP比率较高,对财政主导的敏感性更强。
报告还发现,以外币计价的高债务国家的中央银行受到财政主导的影响更大,因为它们需要通过提高利率来稳定汇率。在这些国家,财政可持续性不仅受到国内利率和通胀的影响,还受到汇率估值效应的影响。例如,一个国家的货币贬值会增加以外币计价的债务的还款负担,从而对财政空间构成压力。
自2022-2023年以来,对财政失衡的利率反应有所加强,这对未来的货币政策构成了挑战。报告指出,许多国家在COVID-19大流行后面临债务可持续性方面的挑战,这可能会继续对中央银行施加压力,导致它们偏离主要目标。
报告强调了中央银行独立性的重要性。研究发现,在名义上以通胀为目标的新兴经济体中,中央银行独立性较低的国家更可能出现财政主导现象。这表明,尽管名义上这些国家采用了通胀目标制,但实际上它们的货币政策可能受到财政政策的影响。此外,报告还探讨了财政规则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发现以债务为约束目标的财政规则比预算平衡规则更能有效遏制财政主导现象。
在新兴经济体中,财政主导现象尤为显著。这些国家往往面临较高的财政压力,财政当局在无法可持续融资赤字时,经常依赖中央银行来货币化债务或降低借款成本。报告中的数据支持了这一观点,显示在这些国家中,财政平衡预期的恶化与政策利率的降低有关。
报告的结论对当前的货币政策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许多国家在COVID-19大流行后面临债务可持续性方面的挑战,这些发现表明,这些挑战可能会继续对中央银行施加压力,导致它们偏离主要目标。报告提醒政策制定者,财政规则的设计应关注限制债务积累,而不是仅仅关注预算平衡,以避免财政主导对货币政策的不利影响。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财政压力下的货币政策:财政主导的前瞻性分析》这份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