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联合上海市统计局、上海市能效中心(上海市产业绿色发展促进中心)、上海市节能中心共同发布了一份名为《上海产业能效指南(2023版)》的重量级报告。该报告深入分析了上海产业能效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为产业能效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了详尽的数据支持和政策指导。报告汇集了58种主要产品的113项国际、国内标杆值,44项产品单耗行业平均水平,以及重点用能产品的单耗限额值、准入值和先进值等关键指标,涵盖了工业和非工业领域的能效与水效评价,设备能效标准,产值能效分析,以及碳排放指标等多个维度,为企业提供客观的评价标准和量化参考依据,对于促进节能降耗、实现产业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报告中还特别强调了节能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全行业能源管理、装置效率、产品单耗的国际、国内同行业领先者比较,显示出其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为相关领域的决策者和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信息资源。
《上海产业能效指南(2023版)》深入剖析了上海工业能效的现状与提升路径,为产业绿色发展提供了一份详尽的蓝图。报告指出,2022年,上海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6.4%,显示出能源消费的下降趋势。然而,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的降低,也反映出生产效率有待提升。
在工业领域,报告遴选了58种主要产品的113项国际、国内标杆值,为各行业提供了明确的能效提升目标。例如,乙烯综合能耗的国内先进值为497.9千克标准油/吨,而国际先进值为440,这不仅展示了国内外的差距,也为企业指明了节能降耗的方向。此外,报告还汇总了426个单耗限额值、392个准入值和393项先进值,为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了客观评价标准和量化参考依据。
非工业领域也得到了关注,报告汇总了13类非工业领域105项能效评价合理值和84项先进值,以及38项用水定额通用值和先进值。这表明节能减排不仅局限于工业生产,服务业和建筑业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
设备能效方面,报告涵盖了10大类工业设备,包括变压器、电源和接触器、电动机等,汇总了521项3级能效值及能效限定值、580项2级能效值及节能评价值、589项1级能效值。这些数据为设备制造商和使用者提供了明确的能效提升路径。
报告还特别关注了碳排放问题,提供了产品碳排放指标,包括乙烯、工业气体和燃煤发电企业的碳排放指标。例如,乙烯产品的碳排放典型值为1.462 tCO2/t,而标杆值为0.990,这为化工企业减少碳足迹提供了具体目标。
在具体的产品能效数据中,报告列出了大量工业产品的能耗数据,如集成电路块的电耗为0.607千瓦时/平方厘米,而汽车制造业新能源乘用车的单耗为108千克标准煤/辆。这些数据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能效改进目标。
报告中还提到了各种产品的能耗限额值、准入值与先进值,如吨水泥综合能耗的限额值为3.73千克标准煤/吨,而先进值为2.2。这些具体数值为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在非工业领域,报告提供了机关办公建筑、星级饭店、大型商业建筑、医院等13类非工业领域用能单位的能效评价合理值和先进值。例如,郊区集中办公机关的单位建筑面积年综合能耗的先进值为2 kW·h/(m²·a),而合理值为2 kgce/(m²·a)。这些数据有助于推动非工业领域的节能降耗。
报告的发布,不仅为上海市工业企业加强节能降耗、实现转型发展提供了指导,也促进了节能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了能效水平整体提高。同时,报告的19年发展历程,也为其他省市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提供了借鉴。
文章的灵感来自于这份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