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通证券近日发布了《2025年行业投资策略-新技术周期展开_重视产业增量和国产替代机遇》报告,该报告深入分析了AI技术如何驱动全球电子产业进入新的技术周期,并详细探讨了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复苏态势、AI算力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AI终端市场的潜力。报告中指出,随着AI技术的引领,数据中心、GPU、HBM等多个领域将迎来显著增长,同时强调了国产替代在先进制程、封装、AI算力芯片等关键领域的重要性。这份报告为投资者提供了关于电子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刻见解,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市场数据、预测以及投资建议,对于理解当前电子产业的动态和把握投资机遇具有重要价值。
在全球电子产业中,AI技术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根据财通证券发布的《2025年行业投资策略-新技术周期展开_重视产业增量和国产替代机遇》报告,AI技术正驱动全球电子产业进入一个新的技术周期。这一新技术周期的核心是AI,GPU和HBM(高带宽存储器)成为本轮半导体周期最核心的增量来源。IDC预测,到2028年全球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达到2844亿美元,服务器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929亿美元,CAGR(复合年增长率)为19.3%。
AI算力需求的快速增长,对GPU、交换机、光模块、PCB等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AMD预测,到2028年全球AI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5000亿美元,CAGR超过60%。Dell’Oro Group预测,到2025年,AI后端网络中部署的大多数交换机端口将达到800 Gbps,到2027年将达到1600Gbps。这些预测数据表明,AI技术的发展将对电子产业链产生深远影响。
在AI技术的推动下,电子产业的各个环节都在经历快速的技术迭代。例如,英伟达的数据中心产品线收入在2QFY2025达到了241.29亿美元,显示出AI算力基础设施需求的强劲增长。同时,全球HBM市场规模在2024年有望达到169.14亿美元,占全球DRAM市场规模的20%。这些数据不仅显示了AI技术对电子产业的推动作用,也突显了国产替代在电子产业链中的重要性。
报告强调,随着国内对电子产业链卡脖子环节的重视,国产替代突破将成为未来产业边际变化的重要方向。特别是在AI算力芯片、先进制程/封装、半导体设备、材料、零部件等环节,国内龙头企业将受益于国产替代的增长机遇。
在消费电子领域,市场需求正在回暖。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达到3.16亿部,同比增长4.4%,显示出市场的复苏趋势。同时,全球PC出货量也显示出强劲的增长,联想、惠普、戴尔等品牌出货量均有所增长。这些数据表明,消费电子市场需求正在逐步回升。
在智能终端领域,AI应用的潜力巨大。报告指出,AI应用最具潜力的增量市场来自C端,手机、PC、可穿戴等全球移动互联网流量入口将成为AI应用的兵家必争之地。例如,Meta Reality Labs第三季度收入为2.7亿美元,同比增长29%,主要由Quest 3和Ray-Ban Meta智能眼镜推动。这些数据表明,AI技术在智能终端领域的应用正在快速增长。
在半导体领域,国产替代的步伐正在加快。报告中提到,国内功率半导体企业制造工艺不断突破,国产替代步伐加快。例如,比亚迪半导体与中车时代半导体持续领跑且增势强劲,两者均积极扩产推新,有望稳固领先身位。这些数据表明,国产半导体企业正在逐步扩大市场份额,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在PCB(印刷电路板)领域,AI服务器和高速交换机的配套出货推动了板材的升级加速。报告中提到,GPU技术迭代连接速率显著提升,推动板材配套升级。例如,英伟达的GPU显存带宽和NVLink连接速率的显著提升,对PCB层数和走线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数据表明,AI技术的发展正在推动PCB行业的技术进步。
综上所述,AI技术的发展正在深刻影响着全球电子产业的各个环节。从数据中心的快速增长到智能终端的广泛应用,再到半导体和PCB领域的技术迭代,AI技术正成为推动电子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随着国产替代的加速,国内企业有望在这一新技术周期中获得更多的增长机遇。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源于财通证券发布的《2025年行业投资策略-新技术周期展开_重视产业增量和国产替代机遇》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