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复旦DMG)近日发布了《中国地方公共数据开放利用报告——城市(2024年度)》。这份报告是中国首个专注于公共数据开放领域的专业指数报告,它综合评估了我国地方公共数据开放利用水平,旨在推动公共数据的供给流通与价值释放。报告中不仅分析了全国243个省级和城市地方政府上线的数据开放平台情况,还对数据开放的基础保障能力、服务实效、数据数量质量以及数据利用成果进行了深入探讨,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和案例分析。报告内容丰富,涵盖了从政策、法规到具体实践的多个层面,为理解中国公共数据开放的现状与趋势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和数据支持。
中国地方公共数据开放利用的进展与挑战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公共数据的开放和利用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24中国地方公共数据开放利用报告——城市》为我们揭示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和面临的挑战。
报告指出,截至2024年7月,中国已有243个省级和城市级别的地方政府上线了数据开放平台,其中省级平台24个,城市平台219个。这一数字相比2023年下半年增长了约8%。这表明,中国在公共数据开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开始认识到数据开放的重要性,并采取行动。
在这些城市中,有65%的城市已经上线了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尤其是福建、广东、广西等11个省域的所有下辖城市都已上线了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形成了中国最为密集的城市“开放数林”。然而,也有一些省份如青海、海南等,其下辖城市尚未上线公共数据开放平台,这显示了中国在公共数据开放方面还存在地域不平衡的问题。
报告中提到的“开放数林指数”是中国首个专注于公共数据开放领域的专业指数。它将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和地级城市作为一个“空间”和“聚落”进行评测,而不仅仅是行政“层级”。这一指数的评估方法在2024年有所调整,更加注重公共数据供给的“基本面”,并将评估维度“准备度”更名为“保障层”,以加强对公共数据开放工作全过程的保障与支撑能力的测评。
在服务层方面,报告强调了服务实效与创新探索的重要性。例如,杭州市平台提供了便捷的数据集预览方式,用户可以在数据导航或搜索结果列表页面直接预览数据集,这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此外,济南市和深圳市开放了按小时更新的天气预报数据,显示了数据服务的时效性。
数据层的评估显示,各地公共数据开放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但仍有提升空间。例如,无条件开放的数据接口虽然总量较多,但存在申请无响应、使用说明不清晰等问题。在数据质量方面,虽然各地在数据可获取性、格式可用性等方面取得了进步,但仍有少部分城市平台存在数据可获取性问题。
利用层的评估则关注开放数据产生的实际效益。报告指出,各地已利用开放数据开发了多种便利民众生活的场景应用,如停车场数据支撑的停车导航应用、公交实时到站预报服务等。然而,报告也指出,各城市开放数据对于数字经济的价值释放作用仍然不足,只有少部分城市在信用贷款、商业医保等场景产出了有效应用。
报告的结论部分,通过“数林匹克”指数,反映了一个地方在过去四年开放数据的持续水平。杭州、德州、济南等城市在这一指数中排名靠前,显示了它们在公共数据开放方面的持续努力和成效。
综上所述,中国的公共数据开放利用正在稳步推进,但仍面临不少挑战。地域不平衡、数据服务的便利性和时效性、数据质量的提升以及数据利用的实际效益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的关注和改进。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创新,我们可以期待中国在公共数据开放领域取得更大的进步,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2024中国地方公共数据开放利用报告——城市》。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