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近日发布了《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报告(2024年)》,这份报告深入分析了工业互联网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最新发展态势,并从区域和行业角度详细分析了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成效,同时对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报告内容丰富,涵盖了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增加值规模、区域发展情况、行业应用成效等多个维度,为政府治理、行业发展、企业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是了解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宝贵资料。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正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报告(2024年)》深入剖析了工业互联网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最新发展态势,并对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本文将基于报告内容,探讨工业互联网如何重塑产业格局,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报告指出,2024年我国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增加值规模达到1.53万亿元,较2023年增长10.65%。这一增长不仅体现了工业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反映了其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工业互联网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手段,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
在区域发展方面,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省份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显著,这些地区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及通信、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基础较好,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丰富,对GDP的贡献较大。这表明,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不仅需要政策的支持和引导,还需要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应用环境。
工业互联网对三大产业的带动作用尤为显著。预计2024年,工业互联网将带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规模分别达到0.065万亿元、2.39万亿元、2.55万亿元,名义增速分别为3.01%、5.20%、7.73%。特别是制造业,作为工业互联网应用的最大领域,预计增加值规模将达到1.98万亿元。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工业互联网在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报告中提到,我国工业互联网已融入49个国民经济大类,覆盖全部工业大类,在采矿、冶金、石化、电力、交通等多个行业广泛应用。这一广泛的应用不仅提升了这些行业的生产效率,也催生了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
报告还提出了推动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的政策建议,包括加强政策保障与统筹协调、优化金融环境、加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力度、强化算力供给与技术创新、落实应用深化行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加强国际合作、健全安全保障机制和完善标准体系建设等。这些建议旨在构建健康、可持续的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推动全球工业互联网产业的协同发展。
文章的灵感来源于《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报告(2024年)》。这份报告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宏观视角,还深入分析了其对经济的具体影响。除了这份报告,还有许多同类型的报告也提供了宝贵的洞见,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获取,以获得更全面的理解。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