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亚骆驼产业研究院联合依巴特商学院发布了《2025中国驼乳行业白皮书》。这份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驼乳行业的现状、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新国标GB19644-2024对行业、企业及产品的影响。报告指出,中国驼乳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区域市场特点鲜明,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同时消费者对有机、功能性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驼奶市场的增长。报告还预测了2025年中国骆驼产业的发展,并对新国标实施后行业的变化进行了多维度分析。这份报告内容丰富,为行业内外人士提供了宝贵的市场洞察和策略建议,有助于把握驼乳行业的发展脉络。
中国驼乳行业的崛起与未来展望
近年来,中国驼乳行业的发展势头强劲,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市场规模仅为8.09亿元,到2023年增长至13.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6%。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1.89亿元。这一增长趋势的主要驱动力在于消费者对有机、功能性食品需求的增加。骆驼奶富含高维生素C、铁含量和类胰岛素因子等营养成分,逐渐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区域市场特点鲜明,传统骆驼养殖区主要集中在新疆、内蒙古等西北地区。然而,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驼奶的消费需求已逐渐向东部发达城市扩展。数据显示,在电商平台上,来自上海、北京、广州等东部一线城市的驼奶订单量逐年增加,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电商渠道的普及,尤其是线上定制化服务的推出,加速了驼奶市场的渗透。
驼奶行业竞争格局较为分散,目前仍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市场集中度较低。在全球市场中,中国企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虽在逐步提升,但尚未形成绝对优势。2024年全球Top5生产商市场份额占比不足30%,显示出行业竞争激烈且分散。众多中小企业在产品质量、价格、品牌等方面展开激烈竞争,市场竞争格局尚未稳定。
为提升品牌认知度,不少企业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式进行品牌推广。一方面,利用社交媒体进行营销,通过发布科普文章、产品使用心得等内容,吸引消费者关注;另一方面,建立透明追溯系统,让消费者能够了解产品从奶源到生产加工的全过程,增强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信任。不过,部分中小企业由于资金和技术的限制,仍主要依赖传统分销渠道,在品牌推广和市场拓展方面相对滞后。
消费群体结构方面,以中老年为主。根据《驼奶及驼奶粉行业调研报告》,驼奶粉的购买者中40岁以上群体占49.63%,而食用者中45-65岁的人群占比高达61.5%。这部分人群对健康养生较为关注,骆驼奶的营养价值吸引他们成为主要消费群体。在一些针对中老年消费者的市场调研中发现,超过70%的中老年消费者表示,他们购买驼奶粉是看中了其对提高免疫力、改善睡眠等方面的功效。
儿童群体兴起,随着家长对孩子营养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定位儿童群体的驼奶粉产品逐渐增多。然而,目前儿童驼奶粉在价格、配方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例如,部分儿童驼奶粉价格过高,超出了普通家庭的承受范围;在配方上,与其他成熟的婴幼儿奶粉相比,营养成分的搭配还不够科学合理,需要进一步提升和优化。
2024年中国骆驼产业在骆驼数量、驼奶销量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为2025年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24年中国骆驼存栏量达到约76万头,同比增长约6.5%。新疆和内蒙古作为主要养殖区域,分别占据了全国总养殖量的50%和40%左右。其中,新疆的骆驼存栏量约为38万头,内蒙古约为30.4万头。骆驼数量的增长得益于政策扶持和养殖技术的提升。
2024年中国驼奶市场规模突破25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6%。驼奶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如富含类胰岛素因子、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和维生素D等,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不同城市级别市场中,一二线城市的驼奶销售额占比达到55%,成为主要消费市场;在健康食品市场中,驼奶的市场份额逐年增加,已占据健康食品市场约8%的份额,表现十分突出。
2025年中国骆驼产业预测,骆驼数量有望突破80万头,同比增长约5.3%。新疆和内蒙古将继续主导市场,同时甘肃、青海等地的养殖规模也将逐步扩大。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政策支持的持续加强,骆驼养殖在其他适宜地区的推广速度将加快。甘肃、青海等地的骆驼存栏量预计将分别增长8%-10%,为驼奶产业提供更充足的奶源。
2025年中国驼奶市场规模预计达到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驼奶在婴幼儿奶粉、功能性饮料等细分市场的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在婴幼儿奶粉市场,预计驼奶基婴幼儿奶粉的市场份额将从目前的3%提升至5%;在功能性饮料市场,驼奶功能性饮料的销售额有望实现翻倍增长,达到2亿元人民币左右。
GB19644-2024新国标实施将对驼奶粉行业、企业及产品产生多维度影响。对行业的影响,市场规范化与集中度提升,新国标通过严格原料、生产、检测等要求,淘汰无法达标的中小企业,加速行业整合。标准化生产流程和品质控制将减少市场乱象,如掺假、虚假宣传等问题。供应链稳定性挑战,驼奶产量低、季节性强,原料供应不稳定。新标准可能要求更稳定的奶源质量和可追溯性,这将倒逼企业建设规模化养殖基地或与牧民建立紧密合作,推动产业链升级。
对企业的影响,成本压力增加,原料端需满足更高的蛋白质、微生物等指标,企业可能需提高收购标准或引入检测技术,推高原料成本。生产端工艺改进,如杀菌技术、营养成分保留技术的提升,以及设备升级,如检测仪器的更新,都需额外投入。合规成本频繁的第三方检测、标签审核、宣传合规审查等增加运营成本。技术升级与创新需求,企业需研发符合新标准的配方工艺,如调制乳粉的营养强化,同时探索功能性成分,如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的保留技术,以差异化竞争。
对产品的影响,分类与定位明晰化,严格区分“乳粉”与“调制乳粉”,纯驼乳粉需满足更高原料纯度要求,而调制乳粉则需明确标注添加剂及营养强化成分,促使产品线分层。品质提升与同质化风险,统一标准推动基础品质提升,但可能导致产品趋同。企业需在合规框架内创新,如添加特色成分、开发低脂/高钙等功能性产品。价格体系调整,成本上涨可能传导至终端,纯驼奶粉价格进一步上探,而调制乳粉通过规模化生产或配方优化保持竞争力,价格带分化加剧。
文章的灵感来源于《2025中国驼乳行业白皮书》这份报告,它为我们提供了中国驼乳行业的全面分析和未来预测。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