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证鹏元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发布了《医疗器械行业国产替代进行时,各细分子行业分化加大》的专题报告。这份报告主要分析了2025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情况,指出在国产替代和价格下行的主旋律下,行业技术水平与国际龙头企业的差距快速缩小,国产渗透率不断提高,但各细分子行业的发展出现了明显的分化。报告中还包含了对医疗器械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以及对样本企业财务数据表现的深入分析,提供了丰富的行业数据和政策导向,对于理解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投资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25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正站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上。随着国产替代的加速和医保控费政策的深入,行业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国产医疗器械的技术进步和市场占有率的提升,使得国际龙头企业的优势受到挑战;另一方面,价格下行的压力也对企业的利润空间构成了挤压。
在这一背景下,医疗器械行业的各细分领域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医用医疗设备、高值耗材、体外诊断试剂等领域的国产替代空间依然较大,而低值耗材市场则因竞争激烈和行业集中度低,面临着更大的业绩压力。特别是在医保控费政策和医疗反腐的推动下,医疗器械产品的价格或将继续下降,这无疑将对企业的利润产生进一步的影响。
具体来看,医用医疗设备企业在2024年面临了业绩的下行压力,但随着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动,预计2025年行业将有所回暖。而家用医疗设备企业则因新冠疫情产品需求的回落和消费疲软,业绩承压,预计2025年竞争将进一步加剧。高值医用耗材领域,集采的提质扩面和国产替代的加速,使得2025年集采的负面影响将加速出清。体外诊断试剂领域,随着集采的常态化,分子诊断、生化诊断等细分行业企业的利润将继续承压,而化学发光、POCT等细分行业国产替代的加速,龙头企业或将受益。
在这样的行业趋势下,医疗器械样本企业的整体杠杆水平较低,信用水平预计在2025年将保持稳定。但是,也需要关注体外诊断企业的应收账款回笼、高值耗材企业的存货跌价风险,以及关税摩擦可能带来的经营风险。近年来,医疗器械行业样本企业的毛利率水平呈现小幅下降趋势,研发费用、管理费用占营收比重呈上升趋势,整体盈利能力持续下降。预计2025年,医疗器械样本企业的毛利率将继续小幅下降,盈利能力继续承压,财务杠杆水平保持稳定。
在财务数据方面,医疗器械行业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呈增长趋势,对资金形成一定占用,尤其是体外诊断企业应收账款回笼情况需要持续关注。高值耗材、体外诊断行业存货周转天数较长,存货跌价风险不容忽视。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基本能覆盖投资需求,行业融资以股权融资为主,2023年以来筹资活动现金流整体转为净流出,显示出资本市场对行业的谨慎态度。
从政策层面来看,国家对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给予了持续的支持。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到《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旨在推动医疗器械行业的技术创新和国产替代,提高行业集中度,促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医疗器械企业需要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的提升,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价格下行的压力。同时,也需要加强内部管理,优化成本结构,提高运营效率,以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医疗器械行业国产替代进行时,各细分子行业分化加大》的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
蝉鸣报告(原爱报告知识星球)
-页1.webp)




-页1.web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