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发布了一份名为《高品质住宅测评规程》的行业研究报告,这份报告详细解读了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标准发布的《高品质住宅测评规程》(编号 T/CREA038—2024),该规程自2024年7月1日起实施,标志着我国住宅品质评价从模糊走向具象量化。报告从建筑空间、室外环境、建造品质、优良性能、韧性建设、住区管理六大维度,全面解读和测评住宅的高品质标准,为“好房子”建立了清晰可衡量的评价维度。这份报告不仅涵盖了200项指标构成的完整评价体系,还通过星级评定推动行业品质竞争,其中包含了许多对房地产开发商、建筑设计师以及居民都极具参考价值的内容。
《高品质住宅测评规程》的推出,为住宅品质评价提供了一把新标尺。这个标准不仅量化了住宅品质,还涵盖了建筑全生命周期的200项指标,确保了评价的全面性和专业性。通过星级评定,推动了行业品质竞争,让高品质住宅的测评结果更加清晰可见。
在建筑空间维度,测评规程从规划设计、建筑形体、公共空间、专有空间四个层面出发,提出了详细要求。例如,建筑朝向、通风采光、空间尺度等方面都需要科学规划,以打造舒适的居住体验。公共空间的设计要人性化,注重安全性和便捷性。专有空间则要求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满足现代家庭的生活需求。
室外环境的测评,则从生活便利设施、共享场地、绿化景观三个方面着手。生活便利设施要求配套设施齐全,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共享场地强调全龄活动和无障碍设计,为不同年龄段人群提供互动和交流的空间。绿化景观则注重植物配置、绿化覆盖和美化效果,要求住宅区域生态宜居。
建造品质是住宅质量的基石。规程从建设精度、质量通病、材料部品三个方面,提出了严格要求。建设精度要求土建工程、装修工程和机电安装工程的质量达到高水准。质量通病重点防治渗漏、裂缝等问题,确保住宅的长期使用可靠性。材料部品则要求建材和门窗的选型符合环保和耐久性标准。
优良性能是住宅品质的核心体现。规程从安全耐久、户内物理环境防水防潮、水质、空气质量四个方面,对住宅性能提出了明确要求。例如,结构设计要符合抗震要求,设备选型要具备长期使用的可靠性。户内物理环境防水防潮要求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例如隔音效果、采光条件和温湿度控制都需要满足高要求。
韧性建设是未来住宅的重要发展方向。规程从外部环境韧性应对、基础设施韧性应对、内部环境韧性应对三个方面,对住宅的韧性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植物配置要有良好生态屏障,对防火、暴雨等起到防御和阻灾的作用。市政设施、标识标牌和应急设施要具备抗灾能力。
住区管理是住宅品质的重要保障。规程从人文环境营造、满意度、工具方法三个方面,对住区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人文环境营造强调信息共享、文化交流和档案管理,提升社区的文化氛围。满意度关注居民对生活服务、公共区域、景观绿化、设施运行维护等方面的满意度。工具方法包括运行监测、报修响应、居民装修管理等内容,要求管理机制高效便捷。
《高品质住宅测评规程》的实施,意味着住宅品质评价从模糊走向具象量化,这对于推动住宅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六大维度的测评,可以促进住宅绿色、舒适、智慧、安全性能的全面提升,为居民提供更高品质的居住环境。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高品质住宅测评规程》的深入解读。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