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韬产业研究院近日发布了《中美服务贸易现状分析与反制的手段研究》报告,该报告深入分析了中美服务贸易的现状,并探讨了中国在服务贸易领域对美国可能采取的反制手段。报告指出,美国经济中服务业占比过高,而中国在服务贸易领域处于逆差地位,特别是在旅行、教育和知识产权使用费等领域。报告强调,中国在服务贸易领域拥有一定的制衡能力,尤其是在美国对中国服务贸易顺差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情况下。这份报告提供了对中美服务贸易冲突深层次理解的宝贵视角,并对可能的策略和长期战略提出了见解,是研究中美经济关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料。
中美服务贸易的博弈与未来
中美服务贸易的现状和未来,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议题。报告《中美服务贸易现状分析与反制的手段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的视角,揭示了中美两国在全球服务贸易中的地位和互动。
美国经济中服务业的比重过大,这是美国多年来产业选择的结果。美国推动制造业外包,聚焦于设计、品牌、咨询、金融等服务领域,形成了全球贸易的新格局。美国的服务贸易顺差去年增至2950亿美元,远高于2000年的770亿美元。这一数字显示了美国在全球服务贸易中的主导地位。
与此同时,中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地位也不容忽视。自2014年至2022年,中国连续九年保持在全球服务进出口总额第二、出口规模全球第五的位置,同时也是全球服务贸易逆差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的服务贸易总规模从2014年的6520.24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9331.16亿美元,显示出中国服务贸易的快速增长。
在中美服务贸易的互动中,中国对美国的服务贸易长期保持逆差地位。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01-2023年,美国对华服务出口额由56.3亿美元扩大到467.1亿美元,增长了7.3倍;美国对华服务贸易年度顺差扩大11.5倍至265.7亿美元。这一数据显示了美国在中国服务贸易中的竞争优势。
然而,随着贸易战的升级,服务贸易可能成为新的战线。中国已经开始采取措施,如文化和旅游部提示游客谨慎前往美国,电影局表示可能会减少每年从美国进口的电影数量。这些措施表明,服务贸易领域可能成为中美贸易战的新焦点。
在反制手段上,中国拥有一定的制衡能力。例如,在教育和旅行服务领域,中国是美国服务贸易顺差的最大来源国。如果中国限制赴美旅行和留学,可能涉及240亿美元的经济利益,这在服务贸易的所有报复措施中产生最重大的经济影响。
知识产权使用费审查是另一个关键反制领域。中国可以减少从美国公司的知识产品进口,通过核实专利实施情况和审查技术转移合规性。这将有助于减少美国在中国的知识产权收入,同时加速美中之间的技术脱钩。
在金融服务领域,中国可以考虑对投资美国股市、债市的企业(包括实体公司、基金公司等)和个人通过征收所得税等方式,限制对美证券投资。这将有助于减少外汇流出,同时对美国金融市场产生影响。
长期来看,中国需要以进一步扩大开放推动“没有美国的全球化”。中国对美的服务贸易反制所形成的千亿美元规模服务采购市场,并不是只为了制裁,而是把这个市场面向美国之外的全球国家开放,推动形成中国主导的更加公平的全球化。
通过将服务贸易市场开放与多边规则重塑相结合,中国可以实现从“被动参与者”到“制度供给者”的转型。中国对美服务贸易反制形成的千亿美元采购市场,本质上是重构全球价值链的契机。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中美服务贸易现状分析与反制的手段研究》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