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风证券发布了一份名为《医药生物2015-2025:中国创新药投资十年复盘》的行业研究报告。该报告深入分析了2015年至2025年间中国创新药行业的发展历程,探讨了政策改革、产业发展、资本动态以及未来趋势等多个维度,揭示了中国创新药从仿制跟随到全球参与的转变,并对未来创新药投资的范式转移提出了深刻见解。报告中不仅详细复盘了过去十年的政策变迁和产业进步,还对创新药投资的未来趋势做出了预测,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和深入的分析,对于理解中国创新药行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创新药投资十年复盘:政策、产业与市场的深度融合
过去十年,中国创新药市场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政策扶持、产业升级到市场扩容,创新药投资的范式正在发生深刻转移。2015年,中国创新药投资的序幕正式拉开,政策改革重塑了产业生态,创新药的发展迎来了历史性的转折点。
政策改革是推动创新药发展的关键因素。2015年7月22日,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核查的启动标志着改革的开始。随后,44号文重新定义了新药和仿制药,提高了审评门槛,推动了创新药市场的发展。2018年后,资本与创新药政策共振,进一步推动了创新药市场的发展。2020年后,创新药政策持续升级,对高质量创新药的支持不断增强。2024年起,创新药支持政策上升至国家层面,政策确定性有望继续增强。
产业升级是创新药发展的基础。中国创新药从无到有,在数量、质量、技术上均有明显突破。产业链的完整齐全、CXO的蓬勃发展、工程师红利、基础研究能力提升和研发大力投入,为创新药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产业升级最终反映到出海方面:中国创新药的质量在海外认可度持续提升,在海外上市创新药数量持续提升,出海交易分子的金额持续增长。
市场扩容是创新药发展的直接体现。从持仓情况看,狭义的创新药投资自2023年才开始快速发展。2018年前打基础,2019-2021年体现了资本热潮,但更多反应在创新药产业链中;2021年后创新药整体估值重塑。立足当下,新机制、良好数据的分子持续刷新出海金额的上限,中国创新药正式参与到全球更广阔的市场中。
展望未来,创新药投资的范式转移更加明显。中国创新药公司深厚的工程化改造能力,高质量的BIC、FIC分子持续涌现,早期数据的质量持续提升,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能力越来越出色。在海外创新药市场规模是国内数倍的情况下,中国创新药的估值主战场有望从国内逐步转向海外。未来创新药投资将更注重海外合作、更注重早期数据、更注重平台型公司,AI制药、创新药企盈利、突破性疗法的重要性也有望持续提升。
具体到投资建议,我们关注全球大单品、全球BIC潜力、国内大单品和资产价值四个方面。全球大单品方面,百济神州、科伦博泰生物、康方生物等公司的产品具有全球竞争力;全球BIC潜力方面,益方生物、泽璟制药、歌礼制药等公司的潜力值得关注;国内大单品方面,艾力斯、信达生物、云顶新耀等公司的产品在国内市场上有较大的潜力;资产价值方面,和铂医药、和誉、来凯医药等公司的资产价值不容忽视。
风险方面,宏观经济环境风险、药物临床研发风险、国内市场竞争风险、海外市场销售不及预期风险、第三方数据偏差风险等都需要投资者密切关注。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源于《医药生物2015-2025,中国创新药投资十年复盘》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