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报告-硬核报告每天更新;
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趋势等全领域...

【SEE基金会】中华白海豚种群生存报告


近日,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联合广西科学院广西海洋科学院、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等多家机构发布了《中华白海豚种群生存报告》。这份报告详细阐述了中华白海豚的生物学特征、分布范围、种群数量、关键栖息地以及面临的主要威胁因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保护行动建议。报告中包含了大量关于中华白海豚保护的基础信息和科学数据,对于制定和实施有效的保护措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华白海豚的生存现状与保护行动

中华白海豚,学名Sousa chinensis,是一种生活在西太平洋和东印度洋热带、亚热带近岸及河口海域的珍稀海洋哺乳动物。在中国,它们的分布范围从福建宁德以南至广西北部湾的大陆近岸海域,以及海南西南沿海和台湾西部海域。这些优雅的海洋生物平均寿命33至36岁,最长可达43岁。它们的成长过程中,体色从出生时的铅灰色逐渐变为成熟后的白色或粉色,这一特征使得它们在海洋中格外引人注目。

然而,中华白海豚的生存正面临严重威胁。主要威胁包括渔业活动中的误捕和缠绕、沿海栖息地的丧失、海上交通的直接撞击、水下噪音污染以及全球变暖的影响。这些威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中华白海豚的生存和繁衍。

渔业活动是中华白海豚生存的最大威胁之一。流刺网、围网等作业方式容易导致中华白海豚的误捕和缠绕,甚至导致死亡。据估计,每年因渔业活动导致的中华白海豚死亡数量超过种群数量的1%,这对种群的可持续性构成严重威胁。此外,围填海、堤岸固化、港口建设等涉海工程活动导致沿海栖息地大面积永久性丧失,对中华白海豚的摄食、育幼等生存功能产生极大影响。

海上交通的快速发展也给中华白海豚带来了新的危险。高速航行船只对中华白海豚的直接撞击,尤其是船首对头部及躯干部的撞击,往往会造成中华白海豚的直接死亡。船尾外露的螺旋桨,尤其是船外机的螺旋桨,如果在高速旋转下划过海豚,会在海豚身体背面留下一系列平行伤口,伤口深度由螺旋桨大小决定,高速轮渡的螺旋桨甚至可能切断海豚脊柱。

水下噪音污染对中华白海豚的听力和生活行为产生间接影响。全球变暖导致海水温度上升,影响中华白海豚分布、栖息空间及食饵。这些变化不仅影响中华白海豚的生存,也对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构成威胁。

面对这些威胁,中国的保护行动显得尤为重要。自2000年以来,中国投入大量资源进行中华白海豚的研究和保护,成为印太洋驼背豚物种的信息中心。保护行动包括建立和完善长期实施的系统性考察、种群生态统计模型的正确应用以及调查分析数据的合理解读。此外,还需要加强非法及不可持续渔业活动的执法监管,清理及回收废弃渔网渔具,辅导渔民从事替代生计,尤其是发展海洋生态旅游,以减少渔业活动,兼顾海洋知识传承及生物多样性保护。

保护中华白海豚不仅是保护一个物种,更是保护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中华白海豚作为河口及沿岸浅水区生态体系的代表,其保护行动应与栖息地环境特征、生物多样性组成及生态系统功能等现代海洋保护主题相连结。保护行动应超越单纯的种群数量增长目标,而是关注于维持种群生存所需的最小空间和宏观尺度上维持区域生物多样性结构及生态功能完整的最小范围。

中华白海豚保护行动的成功需要政府单位、科研团队、保护组织以及本地社区及居民的共同参与。通过公民科学行动、公众自然教育等多种途径,提高公众保护意识,促进公众认同及参与保护行动。这不仅是对中华白海豚的保护,也是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保护。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源于《中华白海豚种群生存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蝉鸣报告(原爱报告知识星球) » 【SEE基金会】中华白海豚种群生存报告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如何快速寻找资料?

关于我们赞助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