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报告-硬核报告每天更新;
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趋势等全领域...

【中国信通院】应用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研究报告


近日,应用现代化产业联盟、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联合中国信通院人工智能研究所发布了《应用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研究报告》。该报告系统阐述了应用智能化的框架、关键技术和实现路径,旨在帮助企业应对技术链断裂、场景选择困难和产业协同低效等核心挑战。报告中不仅提出了智能应用的六大特征,并构建了支撑智能化应用孵化和落地的关键技术——智能应用平台,还为企业智能化转型提供了系统性参考,解析了智能应用的核心特征、构建了分级成熟度模型、设计了分步实施路径,其中包含了丰富的行业案例和深刻的市场分析,对企业厘清转型逻辑、推进应用智能化落地进程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架构正经历从功能自动化向认知智能化的跃迁。这一变革不仅重塑了产业格局,也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价值。《应用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研究报告》深入探讨了应用智能化的框架、关键技术和实现路径,为企业智能化转型提供了系统性参考。

报告指出,应用智能化面临的三大核心挑战包括技术链断裂、场景选择困难和产业协同低效。技术链断裂导致企业落地智能化周期过长,算力、大模型、智能体的新概念,以及开发、运维、安全合规等环节的割裂都是问题所在。场景选择困难则体现在单点试点难以穿透企业核心业务链的转型挑战,ROI评估难度大。产业协同低效则是由于技术供应商能力分散与企业需求的差距。

全球智能化实践的实证研究揭示了智能应用的六大特征:多模交互、智能协作、自主运行、环境认知、自动进化和智能研发。这些特征构成了支撑智能化应用孵化和落地的关键技术和技术底座——智能应用平台。

智能应用平台的核心技术架构概览显示,未来应用的架构将逐步从云原生应用技术栈过渡到基于大语言模型和智能体的AI原生应用技术栈。这一转变意味着应用的全生命周期——从开发、运行到运维、集成——均需围绕智能体的自主性、协同性与进化能力重构。

报告中的数据揭示了智能应用市场的爆发性增长。预计从2025年的2251亿美元跃升到2034年的1.7万亿美元,年均复合年增长率高达25.32%。这一增长不仅体现于数字跃迁,更标志着人机协同范式在企业运营与个人生活的全面确立。

智能体市场也迎来爆发式增长,预计到2034年市场规模将超过2300亿美元。Gartner预测到2028年,33%的企业应用将融入智能体,而在2024年这一比例还不到1%。这将从根本上重塑决策过程。

央国企正成为应用智能化的主力军,领跑多个场景落地。据中国信通院统计,2024年全年近6成数量的采购方为大型央国企,以通信、金融和能源三大行业为主。所需的大模型相关项目内容和场景主要分为平台、应用、算力、大模型、数据五个类型。

企业智能化转型聚焦可量化、快回报的核心场景,智能辅助开发、AIOps运维与企业级知识管理已成为落地成效最显著的三大领域。这些场景的共性在于直击业务痛点、深度嵌入主流程、ROI周期短。

报告还提出了应用智能化的实现路径与关键考量点。应用智能化成熟度技术演进路径从L1至L5逐级演进,以交互方式、自主程度、任务复杂度等维度对五个级别进行定义。6R+9A实施路径则为传统应用智能化改造提供可组合、渐进式升级路径,并为应用迈向更高成熟度奠定可持续技术基座。

文章的灵感来自于这份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蝉鸣报告(原爱报告知识星球) » 【中国信通院】应用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研究报告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如何快速寻找资料?

关于我们赞助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