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森哲近日发布了《2025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报告》,这份报告深入分析了全球商业版图重构背景下,中国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成果、经验和面临的新考验。报告指出,在技术创新快速、国际经济形势多变的今天,创新与韧性成为中国企业在新格局下保持增长的关键能力。报告中不仅记录了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历程,还为企业未来的重塑转型提供了深刻的洞察和建议,是理解中国企业在数字化浪潮中如何实现逆势增长的重要文献。
在全球经济格局剧烈变动和技术创新不断加速的当下,中国企业正站在数字化转型的十字路口。《2025埃森哲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报告》揭示了一个关键趋势:中国企业正通过创新和韧性,开辟增长新路径。报告显示,2025年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达到49分,连续三年稳步提升,这表明企业在数字化重塑的道路上持续推进。
创新是中国企业增长的核心动力。中国已成为全球创新的重要策源地,研发投入占全球比重从2000年的4%跃升至26%。中国企业正跳出传统框架,寻求全新竞争前沿。例如,中国大型企业2024年研发支出同比增长9%,远超收入增速的5%,这反映出企业在资源承压下仍持续加大对创新的战略投入。
韧性是企业应对不确定性的关键能力。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企业韧性变得尤为重要。企业必须在业务、运营、人才和技术方面塑造强大的韧性和能力,不断适应变化。报告指出,运营一直是中国企业的强项,但持续加剧的不确定性和快速扩张的海外业务让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运营需要进一步升级。
AI技术突破正在重新定义企业竞争力。预计到2028年,至少15%的日常工作决策将通过AI智能体自主作出,组织架构和经营模式将迎来系统性重构。中国企业正在全面拥抱AI以加快重塑,但只有21%的企业有能力以较快速度推进规模化应用,仅9%的企业通过生成式AI实现了显著价值。这说明企业在AI应用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报告提出了新格局下实现新增长的四大要务:以创新实现再突破、AI驱动的数字核心、打造自适应的韧性和重塑人才和组织。这些要务强调了创新和全球化的重要性,以及AI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核心作用。企业需要构建AI驱动的数字核心,通过灵活的架构和数据资产知识化提升技术栈的适应性,同时建立技术区隔实现技术韧性。
在人才和组织建设方面,企业需要从“适应性调整”迈向“系统性重塑”。这意味着企业不仅需要考虑AI将改变什么,更需要在深层次上考虑人机协同和相互信任。企业应推进以AI为核心的流程重构与协作模式升级,释放AI时代真正的组织生产力。
报告的结论是,中国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果,但仍需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加强AI应用,并构建更强的韧性。企业应聚焦创新和全球化两大增长前沿,将AI从工具升维至战略,并在聚力补人才短板的同时,也意识到运营长板需要锻造得更强,对韧性升级已有所准备。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2025埃森哲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