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证券近日发布了一份名为《稳定币与RWA的全景扫描》的深度研究报告。这份报告主要探讨了稳定币和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RWA)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它们在货币功能和资产代币化方面的侧重点,并预测了未来三链层层递进的技术路径以及RWA发展的三步走战略。报告中还涉及了全球政策端的动态,特别是中国香港和美国在稳定币立法方面的进展,以及对相关企业和行业投资建议的深入分析。这份报告提供了对稳定币和RWA全景的深入扫描,对于理解当前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价值。
稳定币与RWA的全景扫描揭示了数字货币和资产代币化的深远影响。稳定币和RWA(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正在重塑全球金融生态,引领我们进入Web3.0时代。
稳定币,作为货币功能的代币化,其作用与真实世界法币相似,专注于交易、支付和跨境结算等方面。而RWA则侧重于资产代币化,涵盖了更广泛的资产类型和应用场景,提高了资产流动性,促成实体资产在Web3.0领域内的定价,并为投资者提供了低风险、收益稳定的金融产品。数据显示,RWA资产规模从2020年的不到2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7月的超过230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突破2万亿美元。
在全球范围内,中国香港和美国在推动稳定币立法方面保持同步。香港立法会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设立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的发牌制度,将于2025年8月1日生效。美国的《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GENIUS Act)也在参议院通过,待众议院表决。这些立法进程加速了Web3.0时代的到来,反映了不同经济体在数字金融时代的战略布局。
联盟链、公链Layer2和公链Layer1的层层递进,构成了RWA发展的技术基础。联盟链因其准入可控、高效协作和隐私保护的优势,成为早期RWA资产上链的主要技术路径。Layer2公链以其高交易性能,实现了低门槛、实时、高频交易,为RWA活跃的二级市场流通创造了条件。而Layer1则构成了区块链世界的基石,承担着底层共识、数据存储和智能合约执行的核心功能。
RWA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基础构建、流动性激活和全球资产网络融合。在第一阶段,不同资产通过RWA上链,以固定收益面向投资者,与一级投资和债券投资的模式高度相似。第二阶段,联盟链+Layer1+Layer2的分层架构,激活了二级市场交易的流动性,呈现标准化、碎片化特征,RWA上链后“融资-拆分-流通”的价值闭环得以实现。第三阶段,全球范围内将构建起成熟的RWA生态系统,跨链交易成为常态,交易所和发币集团成为链上真正的核心分发及触达平台。
投资建议方面,从美国率先立法稳定币法案,到中国香港稳定币条例即将落地,全球各国在政策端正在试探乃至拥抱Web3.0的到来。蚂蚁数科等科技领军企业通过RWA不断助力国内优质资产上链,直接面向全新的链上增量资金。政府与企业的强强联合,构建出以中国优质资产为锚定的稳定币—RWA的生态闭环,相关资产上链有望成为拉开Web3.0的时代大幕。同时,国内互联网券商、金融科技公司、股票或数字货币交易所都有望在该浪潮下实现价值重估,而“牌照效应”或是国内相关厂商的核心竞争力。
风险提示方面,RWA作为前沿金融科技创新,虽然当前已经有项目落地,但该行业仍然受到政策高度管控,若未来RWA相关政策不及预期,或对该行业上市公司展业造成影响。此外,RWA行业在市场扩容、政策催化等多项利好叠加的背景下快速发展,部分利好不可控程度高,若外部利好消失则RWA行业发展可能有放缓风险。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稳定币与RWA的全景扫描》这份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