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报告-硬核报告每天更新;
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趋势等全领域...

【GIZ】2025年饮料纸基复合包装资源化利用最佳实践报告


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近日发布了《2025年饮料纸基复合包装资源化利用最佳实践报告》,该报告深入探讨了饮料纸基复合包装的回收利用现状,并基于厦门和苏州的试点项目,展示了如何通过多元参与共建的模式显著提升废弃饮料纸基复合包装及其他低值包装物的回收率。报告不仅提供了行业回收利用的实证数据和案例分析,还涉及了相关的技术、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评估,为推动包装行业的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指导。

饮料纸基复合包装,这种听起来有些陌生的名词,实际上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是一种用于存放液态食品,如牛奶和果汁的包装材料,由纸板、塑料和铝箔复合而成。这种包装不仅安全环保,而且可回收,但在回收利用上却面临着不少挑战。

废弃的饮料纸基复合包装若得到妥善回收,其价值不容小觑。在欧洲,这种包装的回收率已经达到了52%,部分国家甚至超过了70%。而在中国,虽然近年来回收率有所提升,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根据北京资源强制回收环保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数据,2020年至2023年,中国的资源化利用率从31.0%逐步提升至38.3%,但与欧洲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回收率的提升,不仅意味着资源的节约,还意味着环境的保护。据估算,每回收处理一吨废弃饮料纸基复合包装,可以减少1.08吨的碳排放。这不仅减少了对原生资源的依赖,还有助于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在中国,随着垃圾分类的推进,低值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逐渐受到重视。厦门和苏州的试点项目,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厦门的试点项目通过将废弃饮料纸基复合包装纳入低值可回收物目录,并引导居民通过蓝桶进行收集,实现了回收率的显著提升。试点期间,回收率从初始的10%提升至超过50%,平均值达到47%。这一成果不仅减少了城市焚烧补贴的支出,还提高了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率,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

苏州的试点则采取了不同的模式。由于当地缺乏专门的再生利用企业,苏州将废弃饮料纸基复合包装与花纸混合回收,通过再生资源回收网点收集。尽管回收率提升不明显,但低值塑料包装的回收率提升显著,稳定在50%左右。这表明,即使是在回收体系不完善的地区,通过合理的模式调整,也能实现低值可回收物的有效回收。

这两个试点项目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政府的政策制定和宣传教育,企业的单独收运和数据信息化,以及居民的积极参与,都是提高回收率的关键因素。此外,后端的再生利用途径也至关重要。只有当废弃饮料纸基复合包装有了明确的“出路”,前端的收集工作才能得到有效的推动。

然而,中国的饮料纸基复合包装回收利用仍面临诸多挑战。回收体系的建设仍处于初期阶段,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市场驱动。全产业链的参与也至关重要,从生产到消费,每一个环节都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消费者教育同样不可忽视,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分类能力,是提高回收率的基础。

总的来说,饮料纸基复合包装的回收利用,不仅是一个环保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它涉及到政府、企业、消费者等多个层面,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通过提高回收率,我们不仅能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还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但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挑战。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一份关于饮料纸基复合包装资源化利用的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蝉鸣报告(原爱报告知识星球) » 【GIZ】2025年饮料纸基复合包装资源化利用最佳实践报告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如何快速寻找资料?

关于我们赞助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