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近日发布了《技术进步与政策支持双重共振,脑机接口产业未来可期》的行业研究报告。该报告深入分析了脑机接口技术在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下的商业化前景,指出脑机接口行业在微电子、材料学、芯片、神经科学、算法等领域的技术迭代基础上,逐渐进入应用普及期,并受到国家医保政策的支持,展现出产业快速发展的潜力。报告中不仅梳理了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历程,还详细分析了国内外脑机接口公司的技术进展和商业化落地情况,提供了丰富的行业数据和公司案例,对投资者和行业参与者来说,是一份极具参考价值的资料。
脑机接口产业,一个充满未来感的领域,正站在科技革命的风口浪尖。这项技术,通过直接连接大脑与外部设备,打开了人脑与外界通信的新纪元。近年来,得益于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的双重推动,脑机接口产业迎来了商业化的曙光。
技术层面上,脑机接口的突破令人瞩目。微电子、材料学、芯片、神经科学、算法等领域的技术迭代为脑机接口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些技术的进步,使得脑机接口行业逐渐步入应用普及期。例如,国内医疗类MEMS产品规模增长率不断提高,AI芯片算力进入超摩尔时代,这些都为脑机接口技术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政策层面,国家对脑机接口产业的支持力度空前。2025年3月,国家医保局发布指南,为脑机接口技术前瞻性单独立项,铺平了其进入临床应用的收费路径。同年8月,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意见,明确提出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具体措施。这些政策的出台,为脑机接口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方向指引。
全球范围内,脑机接口的研发热潮不断升温。Neuralink公司的首例脑机接口手术植入,引爆了全球的研究热情。苹果公司联合Synchron首次公开“意念控iPad”技术,为渐冻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这些海外巨头的布局和进展,不仅推动了技术的发展,也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国内企业也不甘落后,纷纷布局脑机接口业务。清华大学联手宣武医院完成的首例临床植入试验,中山医院实现的全球首例完全截瘫患者恢复站立行走,都是国内脑机接口技术进步的有力证明。这些进展,不仅展示了国内脑机接口技术的实力,也为商业化落地提供了可能。
脑机接口的应用前景广阔,尤其在医疗领域。癫痫、功能区胶质瘤、渐冻症、脊髓损伤等疾病的治疗中,脑机接口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例如,皮层电极可以辅助检测癫痫发作的确切位置,帮助精准切除病灶。对于渐冻症患者,新一代的脑机接口设备已经实现了通过意念打字,重建与世界的交互。
市场规模方面,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12.0亿美元增至2023年的19.8亿美元,预计2029年将达到76.3亿美元。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虽然起步较晚,但增长迅速,2020-2023年市场规模由10.0亿元增至17.3亿元,占全球比重增至12.5%。这些数据表明,脑机接口产业正迎来快速发展期。
然而,脑机接口产业的发展也面临挑战。政策推进和落地可能不及预期,技术发展可能存在不确定性,行业竞争可能加剧。这些风险需要行业参与者和政策制定者共同关注和应对。
总之,脑机接口产业的未来充满想象。技术的突破、政策的支持、市场的潜力,都为这一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虽然挑战依然存在,但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应用的拓展,脑机接口产业的明天值得期待。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技术进步与政策支持双重共振,脑机接口产业未来可期》这份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