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了一份名为《欧元区金融部门评估计划文件——宏观审慎政策技术说明》的报告。这份报告基于2025年7月2日完成时可用的信息,主要涉及欧元区宏观审慎政策的框架、监测系统性风险的方法以及相应的宏观审慎工具。报告详细分析了欧元区宏观审慎政策的实施情况,包括政策框架的建立、风险监测、以及各种宏观审慎工具的应用和效果,提供了对欧元区金融稳定性的深入评估和建议。报告内容丰富,不仅涵盖了宏观审慎政策的理论基础,还包含了实际政策操作的细节,对于理解欧元区金融监管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价值。
欧元区的宏观审慎政策:维护金融稳定的关键工具
欧元区的金融稳定性是全球经济的重要基石。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了一份关于欧元区宏观审慎政策的技术说明,这份报告深入分析了欧元区维护金融稳定所采取的措施和工具,以及这些工具在实际操作中的效果和挑战。
报告指出,欧元区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虽然复杂,但符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指导原则。欧洲系统性风险委员会(ESRB)负责整个欧盟金融系统的宏观审慎监管,而欧洲中央银行(ECB)则在欧元区内承担具体的宏观审慎任务和权力。这种分工确保了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效实施,同时也保持了政策的灵活性和及时性。
在宏观审慎政策的工具箱中,反周期资本缓冲(CCyB)是一个重要的工具。CCyB能够在信贷增长过快时增加银行的资本要求,以遏制系统性风险的积累。报告中提到,自新冠疫情以来,许多欧元区国家重建了资本缓冲,并且采取了积极的中性CCyB方法,即在系统性风险尚未高企时提前激活CCyB。这种方法有助于银行在经济下行期提供信贷,同时也为应对不可预见的冲击做好准备。
报告还强调了对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联系的监测的重要性。随着非银行金融机构在金融系统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它们与银行之间的联系可能会在市场压力下传播流动性问题。因此,ESRB和ECB加强了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特别是投资基金和商业地产领域的风险评估。
在数据获取方面,报告指出,尽管欧洲当局收集了大量的数据,但仍存在数据共享和访问的限制。为了更好地监测金融系统的脆弱性,ESRB需要定期访问有关银行、市场和金融工具的监管数据。报告建议,应简化ESRB获取这些数据的流程,以支持其履行职责。
在宏观审慎政策的实施方面,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例如,应修订资本要求指令(CRD),以确保即使在周期性系统性风险尚未高企时也能激活CCyB。此外,ECB和ESRB应建立一致的标准来指导CCyB的激活,包括在周期早期激活、超出中性水平的积累以及释放缓冲区的指导。
报告还强调了借款人基础措施(BBMs)的重要性,这些措施可以应用于所有贷款人,有效确保适当的贷款标准和抑制家庭债务。尽管BBMs在欧盟立法中没有法律依据,但其在国家层面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报告建议,应在欧盟层面引入BBMs的法律基础,以支持国家层面的政策,并防止金融市场游说团体削弱这些措施。
最后,报告提到了银行与主权国家之间的联系,即所谓的主权-银行纽带。报告指出,欧元区银行的主权风险敞口整体上超过了疫情前的水平,这引发了对主权-银行纽带重现的担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报告建议使用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工具来减少银行对国内主权风险的过度集中。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关于欧元区宏观审慎政策的技术说明。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