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证券研究所近日发布了一份关于我国牛肉市场的研究报告,这份报告主要探讨了我国牛肉价格的上涨预期以及肉牛产业链的关注价值。报告指出,由于牛的繁育周期长、单胎特性,加之国内外供需矛盾和政策支持,我国牛肉价格有望步入上行周期。报告中详细分析了肉牛养殖规模化程度、全球牛肉库存趋势以及我国肉牛产业面临的风险和机遇,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行业洞察和投资建议。这份报告是了解当前及未来我国牛肉市场动态的重要参考,对于投资者和行业分析师来说,报告中的数据和分析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和深刻的市场理解。
我国牛肉市场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近年来,牛肉价格的波动和供需变化引起了广泛关注。根据华安证券的最新研究报告,我们可以预见,我国牛肉价格有望迎来大涨,这也意味着肉牛相关产业链值得投资者密切关注。
报告指出,牛是单胎动物,繁育周期长,从怀孕到出栏需要27-28个月,这使得肉牛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尤为重要。自2003年以来,我国肉牛养殖规模化程度稳步提升,2023年已达到37.2%。然而,2023年我国开启了肉牛去产能,牛存栏量的下降成为牛肉价格上涨的先行指标。数据显示,2023年12月末,全国能繁母牛存栏量同比下降1.9%,新生犊牛数同比下降1.4%,2024年1-11月新生牛犊同比累计下降逾8%。
全球牛肉库存的下降趋势也对我国肉牛产业形成利好。2023-2024年,全球牛肉期末库存量同比分别下降13.4%、0.2%,预计2025年将继续下降1.7%。全球牛期末存栏量也呈现下降趋势,2023-2024年同比分别下降0.3%、1.8%,预计2025年将下降1.0%。这些数据表明,全球牛肉市场供应趋紧,价格有望继续上行。
我国商务部对进口牛肉进行的保障措施调查期限延长至2025年11月26日,预计调研结果将有利于我国肉牛产业。这意味着,我国可能会通过增加关税、配额等措施来保护国内肉牛产业,减少低价进口牛肉对国内市场的冲击。
从价格走势来看,我国牛肉价格已步入上行周期。2023年以来,肉牛产业持续去产能,犊牛养殖和肉牛专业育肥均陷入亏损,亏损时长和幅度均较大。这种持续的亏损导致能繁母牛存栏量、新生犊牛存栏量、牛期末存栏量均出现下行。由于牛的养殖周期长,全球主产区肉牛价格也处于上行周期,加之国内政策的支持,预计我国肉牛价格在2026年有望加速上行。
风险方面,牛肉价格上涨慢于预期、上涨幅度低于预期、疫情以及牛肉进口政策调整等因素都可能对市场产生影响。但总体来看,我国牛肉市场的发展前景依然值得期待。
牛肉价格的上涨,对于肉牛养殖户来说是一个好消息。长期以来,由于养殖周期长、成本高,许多养殖户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随着牛肉价格的上涨,他们的收入有望增加,这对于提高养殖户的积极性、促进肉牛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牛肉价格的上涨也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从饲料生产、兽药供应到屠宰加工、冷链物流,整个肉牛产业链都将受益于牛肉价格的上涨。这不仅能够促进产业的升级,还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牛肉产品。
在全球范围内,美国、巴西和中国是全球主要的牛肉生产和消费国。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牛肉进口国,其市场需求对全球牛肉市场有着重要影响。随着我国牛肉价格的上涨,全球牛肉市场的供需格局也将发生变化,这将为我国肉牛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总之,我国牛肉市场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随着牛肉价格的上涨和产业的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肉牛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投资者而言,关注肉牛相关产业链,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源于华安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我国牛肉价格大涨可期,建议关注肉牛相关产业链》。除了这份报告,还有很多其他有价值的同类型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