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森IQ近日发布了《双节联动,放享消费:2025年中秋国庆消费趋势》报告,这份报告深入分析了2025年中秋国庆期间中国消费市场的新趋势和特点,涵盖了文旅热潮、全渠道消费格局、快消品市场表现等多个维度。报告指出,尽管消费信心震荡低位,但长假带来的节日性回暖和消费者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使得中秋国庆期间的消费市场有望继续维持活跃态势。报告中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持,还提出了针对性的市场策略建议,对于理解未来消费趋势和把握市场机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025年中秋国庆双节将至,消费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的活跃期。根据尼尔森IQ发布的《双节联动,放享消费》报告,今年的消费趋势呈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特点,文旅热潮、县域游的兴起、非遗与夜经济的融合以及文旅IP与游戏的联动,都在推动消费市场的发展。
报告指出,尽管消费信心震荡低位,但长假的传统节日存在节日性回暖。中国消费者对自身消费能力的评估显示,有21%的人可以随心所欲消费,60%的人过着舒适的生活,有能力购买想买的东西,而19%的人只有购买日常所需产品的钱。这表明,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信心存在差异,但长假期间的消费潜力依然巨大。
在文旅热潮中,全渠道格局发生了变化。2024年中秋和国庆期间,旅游人次和消费均有所增长,尤其是县域旅游订单同比增长40%,显示出县域游的异军突起。非遗和夜经济的创新场景,以及文旅IP与游戏的联动,都在激活新的消费场景。尼尔森IQ建议,2025年应充分利用国庆长假出游红利及中秋特色加乘,加强区域特色以及场景联动。
在快消品市场,线上领涨,线下稳增的双轮驱动局面显现。内容电商增长迅猛,达到45.5%,而线下渠道则有所下滑。9月和10月,线下及O2O迎来销售高峰,低线城市的重要性提升,即时零售待激活。快消品分大类中秋国庆表现中,生鲜和宠物食品增幅显著,而饮料和酒类则有所下滑。
双节联动解锁消费全场景,节前备货期重点围绕短途出游所需品类进行针对性布局。自驾游成为主流,备饮品、休闲零食、饱腹主食和个人防护品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重点。节中出游期,消费者偏向于空包出行,利用即时零售满足各式即时性需求。返乡归家后,居家消费场景需围绕快与闲两大重点进行布局,预制菜成为中秋团聚餐桌明星。
水果蔬菜的拾级而上,产地与服务成为新的增长点。名优产地如马来西亚猫山王榴莲和山东沾化冬枣,以及有机蔬菜和小众野菜,都在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和新意的追求。肉禽水产的养生欢愉,以汤锅、火锅为核心的食用场景,成为秋季养生的新选择。
礼盒市场在24年遇冷,但今年双节同庆有望力挽狂澜。传统礼盒、零食礼盒和健康礼盒的价格区间和消费升级与分化并存。健康食品靠“加料”冲破边界,保健品靠工艺唤醒新活力。中式养生茶和含药材成分的零食饮料成为新的增长点。
打破人货场边界,探索礼赠消费场景延伸。即时礼赠、宠物过节和秋日浪漫等新场景,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消费者愿意为即时礼赠付出溢价,宠物食品礼盒和冻干月饼等产品线上销售额增幅显著。
综上所述,2025年中秋国庆消费趋势呈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特点,文旅热潮、县域游的兴起、健康食品的创新以及礼赠消费场景的延伸,都在推动消费市场的活跃。尼尔森IQ的报告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的洞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消费市场的脉动。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源于尼尔森IQ发布的《双节联动,放享消费》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