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联民生证券近日发布了一份名为《超越基准——组合管理 2.0》的深度研究报告。这份报告主要探讨了如何科学地装备组合管理的矛与盾,包括如何选定一个“好”的基准、如何约束风格、行业、仓位的偏离度,以及如何通过“波动率+Smart Beta”工具优化权益收益,实现高胜率地打败基准的同时不妥协超额。报告中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分析和实战性的组合管理思路,对于理解行业基准的选择、组合偏离的约束以及权益收益的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超越基准:组合管理2.0的实战策略
在投资领域,超越基准指数的表现是许多投资者追求的目标。近期,一份深度研究报告《超越基准——组合管理2.0》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策略。这份报告深入探讨了如何科学地装备组合管理的矛与盾,包括如何选基准、定约束以及跑超额等问题,旨在提高投资组合的胜率和赔率。
选基准:既要有绝对,又要有超额
一个好的基准是投资成功的起点。报告指出,一个“好”的基准应当拥有足够分散的alpha,即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例如,标普500和沪深300因为大市值个股权重占比过高,且这些个股涨幅较好,使得基准难以被超越。相比之下,中证700和中证500因为权重分布更均衡,中小市值成分多,更具可操作性与提升空间。
定约束:超额源于偏离,但需要给组合绑上安全带
投资中的超额收益往往来源于对基准的偏离,但过高的偏离度也会迅速压低胜率。报告建议,单一风格和行业的仓位上限应分别控制在50%和30%以内。通过在完全不改变管理人持仓的情况下,将偏离过大的敞口压降到上限以内,可以显著优化产品业绩。
跑超额:权益收益的最大风险来自高波动率环境下的高回撤
报告中提到,权益资产最核心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于风险厌恶,夏普率随波动率的提升呈L型下降。在A股、美股和日股中,波动率最低的1/3的时间,贡献了指数的全部收益,而剩下2/3的时间几乎没有贡献收益,但贡献了接近80%的波动。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报告提出了一套风险凹性策略,实现“20/15”的收益/风险比。这种策略的核心是在低波环境下赚高胜率的钱,中波环境下少亏钱,高波环境下赚高赔率的钱。报告通过【波动率+择时+SmartBeta】工具,将夏普对波动的函数关系从风险厌恶的L型优化为风险凹性的U型。
Smart Beta因子:稳健的超额收益底层工具
报告中提到了8个基础Smart Beta因子,包括动量、小盘、质量、景气、价值、红利、低波和大盘。这些因子从进攻性最强到防御性最强依次排列。长期回测表现来看,质量与价值类因子在长期具备更稳健的超额收益能力,而动量、小盘等进攻性因子在特定市场阶段表现突出;红利、低波等防御性因子虽收益略低,但在波动控制和回撤管理方面具备优势。
风险凹性策略:Sharpe Ratio>1
报告最终提出了一个目标是构建一个Sharpe Ratio大于1的策略,即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大于1。这个策略通过资产选择和市场择时两种方式进行增强。资产选择上,根据市场所处的波动率水平选择不同风格;市场择时上,使用了一个代表市场位置的指标和一个趋势性指标,从市场中筛选出斜率最高的时间段,进行满仓配置,并在其他斜率比较平缓的时间段进行半仓配置,达到控制风险的效果。
总结而言,这份报告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组合管理思路,即在合理约束下去追求超越基准的收益。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工具,投资者可以在控制风险的同时,提高投资组合的收益潜力。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国联民生证券发布的《超越基准——组合管理2.0》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