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信用风险总结及展望》报告。该报告深入分析了2025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供需状况、融资环境、政策导向以及房企信用表现和基本面,指出在政策宽松效应下,房地产市场销售及开发降幅有所收窄,但库存去化周期仍处高位,房价延续下跌趋势,行业长期且深度的调整仍在继续。报告强调,尽管政策有助于短期内提振市场信心,但房地产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这份报告提供了对当前房地产市场信用风险的深刻洞察,对投资者和决策者来说,其中包含了大量有价值的市场分析和未来趋势预测。
2025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经历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影响了市场的供需关系,也重塑了行业的信用风险格局。在政策的宽松环境下,房地产市场虽有短期回暖迹象,但长期挑战依然严峻。
供给端的变化尤为明显。全国住宅用地推出面积同比下降19.4%,而土地出让金却同比增长27.5%,显示出土地市场的分化加剧。核心城市的核心区域土地资源依旧抢手,但郊区地块和大多数城市的土拍市场依然冷淡。新开工面积和施工面积的降幅虽有所收窄,但房企的开发投资仍在收缩,反映出市场对未来预期的谨慎态度。
需求端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3.50%和5.50%,尽管降幅有所收窄,但政策利好效应衰减后,销售降幅有所扩大。商品住宅广义库存去化周期为23.43个月,尽管持续下降,但仍处于高位,显示出库存压力依然较大。二手房市场价格持续下跌,一线城市二手房价跌至2020年4月水平,二、三线城市跌至2017年3月水平,市场的低迷情绪可见一斑。
融资环境虽然宽松,但实际改善效果有限。M2增速稳步抬升,社融存量同比增长8.9%,显示出金融总量保持平稳增长。然而,房企尤其是中小型和高负债房企的流动性问题依然严峻,融资环境短期内难以获得实质性改善。房地产开发类企业境内信用债发行金额同比下降20.01%,显示出市场对房企的信心依旧不足。
政策端延续稳楼市基调,从供需两方面推动市场止跌回稳。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加大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力度,释放住房需求潜力。地方政府则围绕贷款额度、购房补贴等方面激活购房需求,落实中央政策。
房企信用表现和基本面方面,境内信用债融资持续收缩,国有房企仍能获得较大融资资源的倾斜,而非国有房企基本处于债务净偿还状态。债券到期压力不减,民营房企偿债依赖内生现金流。亏损房企增多,行业盈利继续探底。投资缩表,存货总量下降,房企面临盈利下滑风险。
信用风险展望方面,房地产行业的长期且深度调整仍在继续。政策虽有助于延缓调整力度,但不会扭转行业长期周期性调整的方向。行业的“止跌回稳”需从供需端入手,取决于国内经济复苏和消费者预期恢复。长期看,经济增速放缓、出生人口下降、人口老龄化加速以及城镇化减速等因素,对房地产行业长远发展形成挑战。
企业端的竞争格局主要以资金实力雄厚、具备天然融资优势的央国企房企为主。房企更加聚焦能够快速回款的城市及区位,以缓解现金流压力。随着消费者对产品要求提高,拥有突出品牌力、能够打造优质产品的房企占据领先地位。部分资质较弱、存货质量一般的房企财务压力逐渐凸显,偿债风险较大。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源于【联合资信】2025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信用风险总结及展望的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