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TOPDONstatista+】发布了一份名为《海外汽车后市场DIY行为研报》的行业研究报告。这份报告深入探讨了全球汽车保有量增长背景下,汽车诊断工具如何为车主赋能,以及DIY行为在汽车后市场中的发展趋势。报告分析了汽车诊断工具的市场需求、车主DIY行为的动机和挑战,以及诊断工具如何帮助车主提升自信、降低成本,并增强对车辆保养的掌控力。报告中还包含了对美国和英国车主的定量调查,提供了关于车主对DIY行为的认知态度和使用行为的宝贵数据。这份报告是汽车后市场和DIY领域内专业人士了解行业动态、把握消费者行为的重要参考,其中包含了许多有价值的市场洞察和趋势分析。

在当今城市化进程加速和交通效率需求增长的背景下,全球汽车工业持续发展。到2025年,全球汽车保有量已达16.4亿辆,美国汽车注册量约为2.98亿辆。汽车保有量的上升和家庭车辆使用周期的延长,正推动售后服务维修保养需求不断增长。汽车诊断工具,作为现代汽车维保体系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其市场规模近年来呈持续增长态势,预计到2034年全球市场容量将达到441亿美元。
汽车维护与保养需求随着汽车使用寿命的延长而增长。车辆在使用过程中,机油、刹车片、轮胎、火花塞等零部件会磨损,需要定期更换和检测。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汽车维修技师的时薪中位数约为23美元,直接影响车主在维修保养过程中所需承担的费用。汽车维保成本呈持续上涨趋势,自2022年初至2024年6月,汽车维修成本累计上涨近25%。出于长期投入与成本控制的考虑,越来越多的个人用户尝试自行完成基础维修保养操作。
汽车DIY正逐渐从小众兴趣爱好向更广泛的车主群体“破圈”,越来越多的用户对车辆保养表现出浓厚兴趣。调查数据显示,62%的受访者表示其车辆每年至少需要一次维修或保养,表明定期维护已成为大多数车主生活的一部分。如今,27%的车主表示曾亲自进行车辆保养,29%的车主既参与过亲自保养也进行过亲自维修。在自行保养的用户中,84%表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保养,甚至更为频繁。这意味着,对于许多车主而言,车辆DIY不仅是一次性尝试,而是一种持续性的行为习惯。
汽车诊断工具凭借帮助用户节省成本、增强掌控力的优势,正发挥着核心作用。调查中有19%的受访者已使用过相关工具,而潜在用户群体更为庞大:未使用者中有68%表示有兴趣尝试。这表明,汽车诊断工具市场仍具有巨大开发空间,尤其是在DIY趋势日益普及的背景下。
尽管汽车DIY展现出广阔的发展潜力,许多车主在真正付诸实践时仍持谨慎态度。数据显示,79%的DIY爱好者仅限于进行基础日常保养。这种保守行为背后,往往源于对自身技术水平的担忧:67%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缺乏处理更复杂任务的相关知识,64%表示缺乏足够的相关操作技能,另有53%担心因操作失误。尽管兴趣驱动强烈,但缺乏自信心使得多数用户止步于简单保养而难以进一步尝试。
汽车诊断工具正使保养过程更加直观,帮助车主清晰掌握车辆状况并增强掌控力。对多数用户而言,使用该类工具的首要动机是检测早期故障:43%的用户表示曾借助诊断工具在问题恶化前及时发现隐患。此外,27%的用户通过诊断工具确认了维修疑点,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判断。除了识别故障,诊断工具还广泛应用于各类实际操作场景中。69%的用户表示经常用于读取并清除故障代码,将复杂技术提示转化为清晰可理解的信息,从而快速采取相应措施。另有48%的用户会在完成更换机油、滤芯等常规保养操作后,通过诊断工具重置保养指示灯,确保保养流程闭环完成。
深入探究车主们选择DIY的原因后发现,对许多车主而言,选择自行进行维护或保养的动机非常多元。数据显示,67%的维修者和72%的保养者将节省成本列为主要动机。在人工成本逐渐走高、维修费用不确定的情况下,DIY方式使车主得以掌控预算,提高维修和保养的可预测性。此外,对许多用户而言,动手维修不仅是节省成本的手段,更是一种技能成长的机会。数据显示,42%的自主维修用户和36%的自主保养用户都认为“学习技能、了解汽车原理”是他们开始的重要动因。这类任务不仅提供了动手实践的机会,也在不断操作中增强了技术信心与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兴趣同样是推动用户投入DIY的重要因素之一。37%的自主维修者表示,他们从中获得了乐趣;在进行日常保养的用户中,也有32%表达了相似看法。对这部分人来说,车辆DIY不仅是检修操作——更是一种个人兴趣爱好。通过诊断并解决问题所获得的成就感,让常规保养变得富有意义。当问题被成功诊断并修复,其中带来的满足感,以及亲眼见证付出带来的实际成果,使原本例行的保养过程,变成了一种更具个人意义的事情。
随着车辆技术的不断进步,车主也期望手中的工具能够同步发展。现代诊断设备的评判标准早已超越基本功能——智能化程度、系统适配能力以及未来可拓展性成为关注重点。在熟悉诊断工具的用户中,74%认为定期软件更新至关重要,反映出人们对工具持续升级与兼容新车型系统的期待与需求。当然,车主的需求也在不断升级。47%的受访者表示愿意为高级功能付费,这表明当下的DIY爱好者更重视性能、品质和长期价值,而不仅仅是低成本的基本内容。理想的工具应具备随着车辆和用户需求变化而持续保持实用性的能力。TOPDON通过TopScan与CarPal两款蓝牙适配诊断工具,精准回应了这类需求。产品专为DIY车主设计,提供实时系统监测、分步维修指导及排放检测等实用功能,帮助用户更好地掌控车辆保养,降低不必要的支出。自推出以来短短两年,这两款产品已累计收获288,082名用户,展现出新品牌的快速增长潜力和强劲势头。
展望未来,诊断工具必须与所服务的车辆共同发展进步。不仅要保持实用性,提供精准、可靠的诊断结果,还需具备智能升级能力,伴随用户成长,满足现代车主的长期使用需求。汽车诊断工具的价值远不止快速修复——它们是车主在决策维修保养与成本控制上的可靠伙伴。尽管有了汽车诊断工具,DIY爱好者并非一味拒绝专业帮助,而是会根据具体情况权衡选择。决定是否亲自维修时,他们最看重任务的复杂性(57%)和可能产生的费用(50%)。很多维修场景都处在灰色地带:比如成本较高使人倾向于自己动手,但技术难度又可能让即使有经验的用户也感到犹豫。此外,45%有DIY倾向的车主还会考虑问题的紧急程度。比如仪表盘亮起故障灯,往往会促使他们立即采取行动;而不那么紧迫的问题,则可能暂缓处理。此时,诊断工具能提供清晰明了的背景信息,不仅帮助车主明确问题本质,也为是否需要立即处理提供有力参考。像TOPDON这样的品牌提供的诊断工具,能辅助用户判断问题的性质、问题解决的难易程度,以及是否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解决。有了这些基础信息,车主在与技术人员沟通时能更加平等,更容易达成一致,也更有可能获得满意的维修结果。
这类指导工具有助于用户提升决策质量、增强信心,还能帮助他们在节省成本、保证安全和个人能力提升之间找到更理想的平衡点,使日常养车更明智、更可控,也更具长期价值。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TOPDONstatista+】海外汽车后市场DIY行为研报。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
蝉鸣报告(原爱报告知识星球)
-页1.webp)




-页1.web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