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报告-硬核报告每天更新;
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趋势等全领域...

【华源证券】北交所高端制造产业研究系列(二)-软硬件协同升级提升场景落地预期_北交所机器人产业重点标的梳理


华源证券近日发布了《北交所高端制造产业研究系列(二)-软硬件协同升级提升场景落地预期_北交所机器人产业重点标的梳理》报告。该报告深入分析了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发展趋势,探讨了软件端整合AI与ML技术的必要性及硬件端关节执行器等技术突破的重要性,并预测了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的增长潜力。报告还详细梳理了北交所中机器人产业的重点标的公司,提供了对投资者具有指导意义的行业洞察。这份报告内容丰富,涵盖了从产业链分析到具体企业案例的多个维度,为理解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和数据支持。

人形机器人:未来工业与家庭服务的新伙伴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形机器人正逐渐从科幻小说走进现实生活。这些机器人不仅外形越来越接近人类,而且在功能上也日益多样化,预示着未来在工业生产和家庭服务中扮演重要角色。

人形机器人的产业链上游核心部件包括传动、驱动和感知等多个模块。预计到2030年,行星滚柱丝杠将占据人形机器人最大成本份额,达到19%,力传感器也将占比超10%。中国市场的增长潜力巨大,预计到2029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750亿元。这些机器人的发展高度依赖技术体系的支撑,关节执行器等核心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将是推动产业质变的关键。

在软件层面,人形机器人需要深度整合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才能获得接近人类的认知与交流能力。目前,国内头部企业如宇树科技、优必选等在步态规划、视觉识别、平衡控制等关键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展现出强大的研发实力。

人形机器人的轴承是其重要组成部件之一,起到支撑旋转部件、减小摩擦、提高效率的作用。全球工业机器人轴承市场规模2023年达到90.04亿元,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135.85亿元。中国企业正在逐步突围,五洲新春、光洋股份等公司在高端轴承领域有所发展,国产化率仍低于20%,市场空间巨大。

传感器是人形机器人的另一关键部件,通过多模态感知体系覆盖力矩、视觉、触觉等维度。六维力传感器市场空间广阔,预计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138.4亿元。视觉传感器技术升级正重构机器人感知维度,而触觉传感器的技术发展围绕高灵敏度、快速响应、低成本量产三大目标展开。预计未来3-5年,MEMS与电子皮肤有望形成“场景分工”,电子皮肤在服务场景的柔性交互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正逐步从工业服务向家庭服务,再向商业服务演进。工业场景的标准化程度最高,家庭场景的标准化程度中等,而商业场景标准化程度较低。未来人形机器人优先胜任的工种以工业、家庭、商业为主,逐渐向复杂的工业总装、家务、餐饮制作等演进。

北交所的公司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开特股份拟与旭彤电子等成立合资公司,布局具身智能赛道;奥迪威深耕传感器领域,推出水下测距传感器、柔性传感器等产品;鼎智科技是运动控制解决方案稀缺标的,多元布局滚珠丝杆、空心杯电机等产品。这些公司的发展,不仅推动了人形机器人技术的进步,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机会。

风险方面,机器人产业政策方向的变化、技术创新的风险以及质量控制的风险都需要关注。政策方向的潜在变化可能对产业发展带来不确定性,而技术研发、创新的滞后或偏离市场需求,以及产品质量控制的难度和复杂性的增加,都可能影响行业的未来发展。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华源证券发布的《北交所高端制造产业研究系列(二)-软硬件协同升级提升场景落地预期_北交所机器人产业重点标的梳理》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许多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蝉鸣报告(原爱报告知识星球) » 【华源证券】北交所高端制造产业研究系列(二)-软硬件协同升级提升场景落地预期_北交所机器人产业重点标的梳理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如何快速寻找资料?

关于我们赞助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