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旅讯(TravelDaily)、Oceanpayment和OneSIGHT近日联合发布了《2025Q2中国旅行行业出海趋势洞察报告》。这份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旅行企业在全球竞争格局下的出海趋势,探讨了宏观环境、市场动态、品牌影响力以及国际差旅服务的现状和挑战。报告指出,中国旅行企业的出海已不仅是市场拓展,而是成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对于构建国际竞争力和分散市场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报告中涵盖了丰富的数据和案例,为理解中国旅行行业的国际化进程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
在全球化竞争格局深度重构的当下,中国旅行企业的“出海”已超越单纯的市场拓展,成为寻求可持续增长、构建国际竞争力、乃至分散单一市场风险的战略必然。国内旅行市场日益成熟,增量空间收窄,消费者需求升级且多元化,叠加经济环境的周期性变化,促使领先的旅行企业必须将视野投向广阔的海外增量市场,以突破发展瓶颈、参与全球价值链重塑、打造“中国服务”国际品牌。
2024年近七成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境外业务,其创造的境外总收入高达9.52万亿元,较“十三五”收官的2020年大幅增长56.58%,充分印证出海已成为驱动中国经济的重要力量。外资流入呈现“量降质升”特征:2025年1-5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虽同比下降13.2%,但新设外资企业数逆势增长10.4%,表明国际资本对中国市场的长期信心未减。
中国旅行及相关出海企业正积极构建“全球多极”网络,实施因地制宜的精准布局:深耕劳动力成本优势显著、文化亲和力强且作为热门出境目的地的东盟市场;开拓连接北美门户、潜力巨大的新兴客源地拉美市场,尤其南美和墨西哥;把握具有高端旅行潜力和大型项目机遇的中东市场。这一系列战略举措,标志着中国旅行业出海正步入规模与质量并举、政策与市场共振的新阶段。
“十四五”期间,约有3.5亿人乘坐飞机出行,2024年,国内航线达到4513条,通航城市264个,目前,航空服务已经覆盖了全国92.6%的地级行政单元、91.2%的人口。国际方面,国际航线执飞城市对824个,通航境外83个国家的213个城市。中国单方面免签和过境免签国家至今已分别扩大到47个和55个。中国入境旅行也在免签政策下呈现爆发式增长。2024年全年,免签入境外国人达2011.5万人次,同比上升112.3%。2025年上半年免签入境外国人更是达到了1364万人次,占入境外国人总量的71.2%,政策红利效应显著。
出境游的繁荣为中国旅行企业出海提供了庞大的需求。中国游客涌向免签目的地,酒店集团速在热点区域铺设“文化亲近型”服务网络,以中式和家文化满足同胞海外住宿需求;航司通过加密或新开航线,拓展新兴或稀缺市场;TMC企业则整合海外支付、签证及地接资源,为出海企业员工提供无缝差旅保障。
入境游的爆发则成为检验出海品牌影响力的标尺。文旅集团在境外运营的标志性项目,通过国际游客口碑反哺“中国服务”形象,吸引其赴华旅行,OTA平台以Trip.com等海外品牌积累信任,服务全球用户。
中国游客出境与外国游客入境的双向流动,通过免签政策加速催化,与中国旅行企业出海形成深度协同的闭环生态。头部OTA平台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携程集团2025年Q1的财报数据显示:出境机酒预定量恢复超120%,国际平台机酒预定量同比增长超60%,免签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平台入境游增长约100%,亚太免签国家增长超240%。
同程集团2025年Q1的经营数据显示,旅行交通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2%,达到20亿元;住宿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3%,达到11.9亿元。国际机票量同比增长超40%,国际酒店间夜量同比增长超50%。
金融保险业在跨境领域异军突起,境外差旅同比激增47.36%,领跑所有行业,显示国际金融活动的高度活跃。医疗保健/医药行业境外同比更以36.36%的增速位居第二,凸显全球医疗研发合作与设备采购的活跃度。
跨境支付作为支撑企业出海与国际差旅顺畅运行的基础要素,其痛点与需求日益突出。企业在以下环节存在显著痛点:支付效率低下、成本不透明与高损耗、安全与合规风险、支付渠道限制、语言和文化差异、客户服务支持、技术兼容性、资金链压力、应收账款管理、多币种结算复杂性。
支付效率低下是一个大问题。跨境支付手续繁琐、资金到账周期长,且无法实时追踪交易动态,影响资金周转。成本不透明与高损耗也是一个难题。汇率波动损失、中间行手续费、跨境电汇费等高额成本难以精确预估,平均费用损耗率达6.8%。
安全与合规风险不容忽视。跨境支付涉及传输大量的个人信息和财务信息,增加了遭受网络攻击和欺诈的风险。不同国家的金融监管政策不同,跨境支付服务商需要遵守多国的法律法规,增加了运营成本和法律风险。
支付渠道限制也是一个问题。某些国家和地区可能会对支付渠道有所限制,或者限制使用外国信用卡进行在线支付。各个地区的支付习惯存在显著差异。除了信用卡支付外,东南亚地区广泛应用的电子钱包支付方式同样举足轻重。
语言和文化差异可能导致支付流程的不透明和误解,影响支付体验。多语种用户群体,由于其文化背景、消费习惯和支付偏好的多样性,往往对支付体验有各不相同的具体需求。
客户服务支持也是一个挑战。由于时区和地理位置的差异,提供有效的客户支持和服务可能会遇到困难。游客足迹遍布世界各个角落,无论身处何方,其需求都呈现出多样化和即时性的特点。
技术兼容性和本地化适配难也是一个问题。在线旅游企业(OTA)系统和供应链分销系统,有着各自复杂的体系结构,涵盖的功能模块丰富多样。由于它们在发展过程中相互独立,在技术实现方案、数据存储结构以及接口规范等多个维度都存在明显差异,致使在进行系统对接时,会面临诸多棘手的难题。
资金链压力也是一个问题。在线旅游企业(OTA)和企业对企业(B2B)平台在运营中,通常需要预先垫付大量资金给供应商,以确保各项服务的顺利提供。这种垫资模式导致资金在流转过程中出现滞留,资金回笼周期变长,进而影响到企业现金流的稳定和整体运营效率,形成资金链紧张的不良循环,严重制约了行业发展。
应收账款管理也是一个挑战。每日高频出票,应收账款单笔金额小、买方分散,对账日不统一,回款混合(含机票、酒店等多产品)。高频次出票行为、小额且频繁的交易模式、涉及多种产品类别(包括但不限于机票、酒店预订以及各类交通服务)的资金混合使用状况。其特征在于交易频率高,单笔金额较小,但总体交易量大,且资金在多个产品线之间交叉流动,增加了资金管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多币种结算复杂性也是一个问题。收款币种与支付币种存在不一致(例如收款时是人民币市,而在支付结算时是欧元),这使得多币种的子账户管理变得极为复杂;同时,总部与各分公司之间的分账体系尚未健全,导致跨境调拨资金过程中不仅流程繁琐且成本高昂,严重制约了企业资金运作效率与财务管理水平。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2025Q2中国旅行行业出海趋势洞察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