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报告-硬核报告每天更新;
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趋势等全领域...

【嘉世咨询】2025中国稳定币市场现状报告


近日,上海嘉世营销咨询有限公司发布了《2025中国稳定币市场现状报告》,这份报告全面深入地分析了中国稳定币市场的特殊生态,揭示了尽管面临全球最严格的监管禁令,中国大陆依然存在一个规模可观且具有高度活跃性的“地下”或“灰色”稳定币市场。报告指出,这个市场的存在并非源于投机炒作,而是由一系列刚性需求驱动,主要体现在作为连接法币与全球加密资产市场的关键“出入金”桥梁、在部分外贸及个人场景下作为规避资本管制的跨境支付工具、以及作为特定人群进行资产保值与转移的渠道。报告中包含了对市场规模估算、用户画像、核心应用场景、市场竞争格局、监管打击与合规风险等方面的深度分析,为理解中国稳定币市场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和数据,是一份极具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

中国稳定币市场:监管与需求的较量

中国稳定币市场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复杂性的领域。一方面,国家对加密货币交易实施了全球最严厉的监管禁令;另一方面,一个规模可观且具有高度活跃性的“地下”或“灰色”稳定币市场依然存在。这个市场的存在并非源于投机炒作,而是由一系列刚性需求驱动,主要体现在作为连接法币与全球加密资产市场的关键“出入金”桥、在部分外贸及个人场景下作为规避资本管制的跨境支付工具、以及作为特定人群进行资产保值与转移的渠道。

Tether公司发行的USDT以其先发优势和强大的流动性,占据了中国稳定币市场的绝对主导地位,成为事实上的“硬通货”。交易主要通过全球性交易所内嵌的C2C/P2P平台以及高度分散的场外交易(OTC)网络进行,形成了独特的“线上平台合、线下分放交易”的模式。然而,这个灰色市场生态也使其所有参与者——从个人用户到OTC商家——暴露在巨大的风险之下。这些风险不仅包括稳定币自身可能出现的脱锚、流动性等市场风险,更严峻的是来自中国强力监管与执法的合规风险,如银行账户冻结、资金罚没甚至刑事追责,洗钱、诈欺等违法犯罪活动亦在此生态中滋生。

中国政府的“双线战略”在稳定币市场的表现尤为明显。一方面,监管部门通过持续的高压政策和专项打击行动,不断压缩稳定币的流通空间,提升其交易成本与风险,特别是针对OTC承兑商和相关支付链条的打击。另一方面,中国正自上而下地、积极地推进主权数字货币——数字人民币(e-CNY)的研发与试点。e-CNY以国家信用为背书,旨在提升支付效率、加强金融监管能力,并在跨境支付领域探索主权解决方案。尽管e-CNY在设计理念、技术架构和监管目标上与去中心化的稳定币截然不同,但其在合法支付场景下的普及,将可能在长期挤压稳定币的部分应用空间。

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全球虚拟资产监管趋严的背景下,正积极构建一个清晰、稳健的监管框架,探索成为全球合规虚拟资产中心,其中就包括对稳定币发行进行监管的计划。香港的这一路径与内地形成鲜明对比,可能使其成为连接中国与全球Web3生态的“缓冲区”和“试验田”,其未来政策走向将对整个大中华区的稳定币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本报告结论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大陆的稳定币地下市场将在“刚需驱动”与“强力监管”的持续博弈中演变,呈现出更加隐蔽化、去中心化的特征。

稳定币在中国的地下市场中,已经渗透到多个特定的应用场景,成为解决特定痛点的“瑞士军刀”。作为法币与加密资产转换的核心媒介,稳定币是加密货币投资者/投机者进入和退出市场的“高速公路收费站”,是他们交易策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许多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传统的电汇方式存在手续费高、到账速度慢、流程繁琐且受限于外汇管制等问题。稳定币支付提供了另一种选择:操作模式简单、速度快、成本极低、无额度限制、流程简单。在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或国内投资渠道有限的背景下,一部分人会将稳定币作为一种临时的资产避险工具。他们认为,持有锚定美元的稳定币,相当于间接持有了美元资产,可以对冲汇率风险。更重要的是,稳定币提供了一种高效的资产转移方式。一个存储着巨额稳定币的钱包,其私钥可以记录在一张纸、一个U盘或者仅仅记在脑子里,就能轻松地实现资产的无痕跨境转移,这是任何传统金融工具都无法比拟的。

中国的稳定币地下市场已经演化出几种主流的交易模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监管环境。C2C/P2P交易是基于交易所平台的个人对个人交易,这是目前最主流的模式。OTC(场外交易)柜台专业承兑商的角色与运作,除了平台上的P2P交易,还存在大量更为隐蔽的OTC交易网络。这些OTC团队通常由少数核心人员运作,通过熟人介绍或在私密的社交群组中拓展业务。社交媒体与线下交易网络在最末端,还存在一个完全基于社交关系和地理位置的交易网络。人们通过微信群、QQ群、Telegram群组发布买卖信息,或者在一些特定城市形成线下的交易圈子,进行现金交易。这种模式最为原始,也最危险,没有任何担保机制,完全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欺诈事件频发。

面对持续存在的稳定币地下市场及其伴生的各类风险,中国的监管和司法部门采取了多维度、常态化的高压打击策略。执法行动主要聚焦于打击利用稳定币进行洗钱的犯罪活动、整治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服务的OTC商家与支付渠道、涉虚拟货币的非法集资与网络诈骗。在严密的监管网络下,稳定币地下市场的所有参与者都如同在钢丝上行走,面临着多重且严峻的风险,包括法律与政策风险、交易对手方风险、市场波动风险。

面对高压监管,市场参与者也在不断调整和进化其策略,与监管展开了一场持续的“猫鼠游戏”。交易方式的隐蔽化与去中心化、KYC/AML措施的规避与反规避、法律模糊地带的利用,这场博弈仍在继续,监管的每一次升级都会催生市场新的应对方式,使得整个地下生态变得愈发复杂和隐蔽。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2025中国稳定币市场现状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蝉鸣报告(原爱报告知识星球) » 【嘉世咨询】2025中国稳定币市场现状报告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如何快速寻找资料?

关于我们赞助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