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报告-硬核报告每天更新;
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趋势等全领域...

【浙商证券】固态电池行业深度-固态中试线加速落地_各材料环节全面升级


浙商证券近日发布了《固态电池行业深度-固态中试线加速落地_各材料环节全面升级中》的研究报告。这份报告深入分析了固态电池行业的发展趋势、技术路线、材料创新以及投资建议,指出固态电池因其本征安全性与极高能量密度,有望成为动力电池的终极技术路线。报告详细探讨了固态电解质、正负极材料、集流体以及其他相关材料的技术进展和市场前景,并提出了具体的投资建议。这里面包含了丰富的行业数据、技术细节和市场分析,对于理解固态电池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投资机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固态电池技术:未来出行的动力之源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能源和清洁出行的需求日益增长,固态电池技术成为了新能源领域的焦点。与传统锂电池相比,固态电池以其更高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被看作是动力电池技术的终极形态。根据《固态中试线加速落地,各材料环节全面升级》报告,预计到2027年,固态电池技术将实现关键突破,而到了2030年,我们有望看到这项技术迈向产业化。

报告中提到,固态电池的核心优势在于其本征安全性和极高能量密度。固态电解质的使用,大幅降低了电池内部短路的风险,同时电化学窗口宽,能够兼容高电压正极和锂金属负极等高能量材料。这些特性使得固态电池成为动力电池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是当前国内外最重视的技术路线。预计到2027年,国内将突破电解质技术链,后续将优化负极和正极,到2030年实现规模化。硫化物电解质因其高离子电导率和宽电化学窗口成为当前热点,但规模化生产的难点在于硫化锂的降本。报告中指出,硫化锂成本降低至50万元/吨是实现产业化的关键拐点,这将使得全固态电芯成本降至0.6元/Wh。

在正负极材料方面,短期内主流为高镍三元正极和硅碳负极。高镍三元工艺成熟,CVD硅碳负极具有性能和成本优势,将是较长时间内全固态电池的首选。长期来看,富锂锰基和锂金属负极因其极高的比容量,成为未来展望的方向。这些材料的改性和优化将是电池制造商的核心竞争力。

集流体方面,传统铜集流体与硫化物电解质界面易遇水腐蚀,因此业界在铜箔表面镀镍进行防腐。多孔铜箔具备轻量化、弹性大等特性,适配硅碳负极。纳米多孔镍弹性柔度高,有效缓解锂枝晶生长,使远期硫化物+锂金属负极成为可能。

其他材料方面,单壁碳纳米管因其卓越的导电性和柔性网络结构,可显著提升硅碳负极循环、倍率及首效,以及改善固态电池界面接触。UV胶和骨架膜作为胶框印刷路线之一,其效率和性能的提升将驱动UV打印渗透提速,骨架膜工艺迭代中,成熟后有望替代胶框打印路线,大幅提升电解质膜生产效率。

投资建议方面,报告建议关注各细分材料环节布局领先的龙头企业,包括硫化物电解质、硫化锂、单晶高镍三元正极、CVD硅碳负极、镀镍&多孔铜箔&镍基集流体、单壁碳纳米管、UV胶、骨架膜、电解质粘结剂等,以及进展领先的固态电池龙头。

风险提示方面,报告指出产业化节奏不及预期、产业链协同不及预期、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等是固态电池行业发展的主要风险。固态电池良率提升、工艺标准化、设备批量交付仍需时间,整体产业节奏存在后移风险。此外,固态电池尚未形成规模装车案例,终端车厂对安全性、耐久性、热管理有较高验证要求,商业化订单仍受限于个别高端项目。

综上所述,固态电池技术的发展不仅关乎能源的未来,也是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关键。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产业链的逐步完善,固态电池有望在未来十年内实现大规模商业化,为清洁能源出行提供强大动力。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固态中试线加速落地,各材料环节全面升级》报告;除了这份报告,还有一些同类型的报告,也非常有价值,推荐阅读,这些报告我们都收录在同名星球,可以自行获取。

以上为节选样张,关注公众号【蝉鸣报告】回复领取PDF完整电子版(无广告)。

蝉鸣报告】每日更新最新硬核报告,覆盖产业报告全球化经济报告、趋势等全领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蝉鸣报告(原爱报告知识星球) » 【浙商证券】固态电池行业深度-固态中试线加速落地_各材料环节全面升级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如何快速寻找资料?

关于我们赞助会员